頭條 Altera被曝將易主銀湖資本 2 月 19 日消息,彭博社今天(2 月 19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私募巨頭銀湖資本(Silver Lake Management)正與英特爾進行深入談判,計劃收購其可編程芯片部門 Altera 的多數股權。 最新資訊 電推進羽流電磁效應仿真軟件研究與實現 結合時域有限差分法、物理光學法以及非均勻媒質射線跟蹤方法,研究了電推進羽流對衛星電磁傳輸環境的影響,開發了一款電推進羽流電磁效應仿真軟件。因軟件采用低頻與高頻算法相結合的計算構架,故可為這類問題分析提供寬頻域的解決方案。最后,通過C#平臺對所編制程序進行交互設置,為羽流-衛星系統電磁特性分析提供了一種便捷的手段。研究結果對推動仿真軟件國產化可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發表于:8/12/2020 Glow神經網絡編譯器首次應用于MCU,面向邊緣端機器學習 荷蘭埃因霍溫--2020年8月5日--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納斯達克代碼:NXPI)今日發布了eIQ機器學習(ML)軟件對Glow神經網絡(NN)編譯器的支持功能 ,針對恩智浦的i.MX RT跨界MCU,帶來業界首個實現以較低存儲器占用提供更高性能的神經網絡編譯器應用。Glow編譯器由Facebook開發,能夠集成特定于目標的優化,恩智浦利用這種能力,使用適用于Arm Cortex-M內核和Cadence Tensilica HiFi 4 DSP的神經網絡算子庫,最大程度地提升i.MX RT685以及i.MX RT1050和RT1060的推理性能。此外,此功能已集成到恩智浦的eIQ機器學習軟件開發環境中,在恩智浦的MCUXpresso SDK中免費提供。 發表于:8/6/2020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的發展趨勢 可編程序控制器誕生不久即顯示了其在工業控制中的重要地位,隨著計算機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PLC技術已逐漸走向成熟。今后,可編程序控制器總的發展趨勢是:高集成度、小體積、大容量、高速度、易使用、高性能。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發表于:7/16/2020 PLC的主要分類及應用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即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是一種專門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的數字運算操作電子系統,也是現代工業自動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它是怎么誕生的呢?今天我們來捋一捋。 發表于:7/16/2020 掌握Linux常用命令的分類 Linux可以提供的功能通常是通過各種命令來實現的。 每個命令都有許多細分功能的選項,每個命令后面的功能對象的參數也不同,因此我們需要詳細介紹一下Linux命令的一般分類。 發表于:7/12/2020 Flutter應用程序被谷歌和Canonical引入Ubuntu Linux Linux操作系統具有安全性,性能和開放性的所有優點,但是由于軟件目錄的原因,許多計算機用戶都不使用Linux操作系統。 發表于:7/12/2020 認識Linux和windows的區別 當前,有三種類型的操作系統。 Windows和Mac OS相信每個人都熟悉它們。 這些是我們最熟悉的操作系統。 還有哪些其他操作系統? 當然是Linux操作系統。 Linux系統因其開源、免費、跨平臺和其他強大功能而在代碼農民中非常受歡迎。 發表于:7/12/2020 低功耗通用FPGA再加碼,萊迪思推出更低功耗、更高I/O密度Certus-NX Lattice Nexus是業界首個基于28 nm FD-SOI工藝的低功耗FPGA技術平臺,得益于功耗和MIPI 速度上的優勢,基于該平臺的第一款產品CrossLink-NX得到了客戶廣泛認可,主要用于嵌入式視覺領域。時隔半年,Lattice在近日宣布推出這款平臺的第二代產品——Certus-NX,具有更高的I/O密度和更低的功耗,主要面向工業自動化、通信等市場。 發表于:7/7/2020 如何使用數字電位器構建可編程振蕩器 數字電位器(digiPOT)功能多樣,應用廣泛,例如,用于濾除或生成交流信號。但是,有時頻率必須能夠有所變化,并根據應用需求調整。在此類設計中,支持通過適當的接口調整頻率的可編程解決方案極為有用,在有些情況下,非常有助于開發。本文介紹一種簡單易行的可編程振蕩器構建方法,其中,振蕩頻率和幅度可以通過使用digiPOT來彼此獨立地調節。 發表于:6/1/2020 基于FPGA的自定義CPU架構設計 為滿足當前工業應用下越來越多的分布式計算的需求,提出了一種在FPGA芯片中構建自定義指令集的CPU的方式,以此來使FPGA具有類似于單片機的處理指令的能力。并且,這種能力的前提是復用計算單元,因此資源消耗有限,不會隨著計算量的增加而增大。在自定義指令集CPU的改進型架構中,使用了并行計算的結構,使得運算速度大幅提升。最后,結合實際應用案例,移植電流環計算中的FOC算法到自定義CPU中運算。并用ModelSim軟件進行仿真,測試其計算時間僅需7.48 μs。 發表于:5/13/2020 ?…2223242526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