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我國風云四號將再添3顆氣象衛星 我國風云四號將再添 3 顆氣象衛星,目標 2030 年建成“全球預報”業務系統 發表于:6/18/2024 SpaceX星艦第五次試飛瞄準7月底 SpaceX 星艦第五次試飛瞄準 7 月底,馬斯克稱將用塔架“接住”火箭 發表于:6/17/2024 我國低軌寬帶衛星互聯網首次走出國門 我國低軌寬帶衛星互聯網首次走出國門 發表于:6/14/2024 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發現并實現先進磁場結構 國際首次!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發現并實現先進磁場結構 發表于:6/14/2024 我國首顆探日衛星羲和號發現太陽大氣自轉新規律 6月13日消息,據國內媒體報道,國際著名期刊《自然-天文學》今日發表了我國探日衛星“羲和號”的最新成果。 “羲和號”獲得國際上首個太陽大氣自轉運動的三維圖像,進而發現了太陽大氣自轉的新規律,這項成果對于研究太陽活動和太陽的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發表于:6/14/2024 億航智能EH216-S無人駕駛eVTOL完成沙特首飛 純電空中出租車!億航智能EH216-S無人駕駛eVTOL完成沙特首飛 發表于:6/14/2024 我國首顆全電推通信衛星亞太6E定點成功 我國首顆全電推通信衛星亞太6E定點成功 發表于:6/11/2024 實現海面軟著陸的SpaceX星艦邁了多大一步? 實現“海面軟著陸”,SpaceX“星艦”邁了多大一步? 發表于:6/11/2024 SpaceX星艦第四次試飛成功 6月7日消息,今天早些時候,星際飛船第一級"超重型"助推器成功降落在墨西哥灣,隨后本體帶傷經受高溫考驗成功受控落海,這標志著SpaceX在得克薩斯州的"星際飛船"項目取得了重大進展。 為了第四飛,SpaceX吸取了第三飛的經驗教訓,進行了多次軟硬件升級和操作變更,包括完善航天器的隔熱罩和側滾控制,以及在助推返航后放棄助推器的熱分離環。 活動結束后,馬斯克也祝賀了SpaceX團隊:“盡管損失了許多瓷磚并損壞了襟翼,星艦仍然成功在海洋中軟著陸!恭喜@SpaceX團隊取得史詩般的成就!”。 發表于:6/7/2024 波音星際客機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波音“星際客機”首次載人試飛: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發表于:6/7/2024 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十日三捷 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十日三捷:愛神星留軌試驗平臺成功入軌 發表于:6/7/2024 國內首個液體通用型火箭發射工位正式竣工 國內首個液體通用型火箭發射工位正式竣工:支持長征、快舟等10余款火箭 6月7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經歷了585天的緊張建設,國內首個液體通用型發射工位——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二號發射工位于6日正式竣工。 該工位于2022年10月30日開工,采用了創新的“三平”快速發射模式,顯著提升發射效率的同時還大幅縮短發射準備時間。 發表于:6/7/2024 我國宣布限制航空航天發動機制造相關裝備的出口 近日,我國商務部、海關總署、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聯合發布2024年第21號關于對有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 公告對航空航天結構件、發動機制造相關裝備及軟件、技術,燃氣渦輪發動機/燃氣輪機制造相關裝備及軟件、技術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未經許可不得出口。 同時限制出口的,還有航天服面窗相關裝備及軟件、技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相關物項。 此規定從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發表于:6/4/2024 使用MSO6系示波器進行環路響應測試 環路響應測試是一種用于評估系統穩定性和性能的常用方法,它通過測量系統對輸入信號的頻率響應和相位響應來判斷系統是否能夠正常工作。環路響應測試對于許多應用領域都是非常重要的,如電源管理、電機控制、機器人、航空航天等。 發表于:6/3/2024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預計本月底具備發射能力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預計本月底具備發射能力 發表于:6/3/2024 ?…12131415161718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