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季度虧損6.75億元,2010年全年凈虧損20億元,作為國產LCD液晶龍頭企業,在經歷近年來數百億元的巨額投資后,京東方仍未走出虧損的泥淖。有關京東方的業績前景,一時間也眾說紛紜。
一位長期跟蹤京東方的分析人士表示,京東方此次虧損實際是在預料之中。自2009年以來,京東方先后在合肥和北京投資建設TFT-LCD6代線和8.5代線,總投資分別達175億元和280億元。巨額投資帶來的財務成本,以及新建生產線的產能爬坡成本,必然成為企業一段時期內的盈利負擔。
對于虧損原因,京東方在公告中歸結為三方面原因:一是公司主要產品價格仍未明顯回暖,持續處于低位徘徊;二是公司在北京的5代線開始向小尺寸市場全面改造,增加費用;三是合肥6代線受產能爬坡影響,產生了一定虧損。
行業人士指出,在目前的行業環境下,留給京東方的騰挪空間確實不大。液晶面板產業與芯片業較為類似,在產品價格下滑的情況下,企業只能通過提升產品附加值和降低成本解決。盡管京東方正在進行其5代線的產品結構調整,但其產能占比較小,不足以對其整體盈利產生影響。而今年以來受日本地震、產業周期下行等多種因素影響,全球液晶面板價格在短暫反彈后再度下跌,韓國三星等行業巨頭盈利均現下滑,致使京東方6代線等的新建產能也未能發揮作用。
在巨虧的業績面前,仍有投資者寄望公司走出“黎明前的黑暗”,認為京東方借助近年來連續的戰略性項目建設,即將走出困境。申萬研究所行業分析師在此前的報告指出,京東方持續虧損的原因在于居高不下的生產成本和規模不大的單線運營。目前,京東方正在采用新的產品開發和采購模式,將對成本項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京東方2011年陸續有合肥6代線和北京8.5代線進入生產序列,產能將進入高速釋放期。因此,盡管現在京東方處于持續虧損期,但最近兩年公司將擺脫規模劣勢,縮小與同行的差距,實現扭虧為盈。中航證券則指出,京東方即將迎來盈利的拐點,隨著產能擴張以及產業鏈完善,京東方的成本正在向國際巨頭看齊,甚至將在政策支持下獲得明顯的比較優勢。
行業人士指出,國產液晶行業的政策環境有望在“十二五”時期持續改善,成為支撐企業發展的利好。數據也顯示,液晶屏是我國去年單項進口產品的第4名,僅次于集成電路、石油和鐵礦石。京東方合肥6代線、北京8.5代線連續投產后,我國對于大尺寸液晶面板的進口依賴程度會大幅降低,預計將會引發相關關稅政策的調整。
目前機構的大致判斷為,京東方的盈利拐點將在2012年上半年出現,屆時京東方5代線將完成結構調整,折舊也將計提完畢。此外,其4.5代、5代、6代、8.5代四條生產線全面投產,公司前期近500億元的投資將迎來全面收獲期,京東方也將成為全球第6大液晶面板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