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億美元競購美光科技,17.8億美元、9.07億美元私有化全球第三和第四大手機芯片商展訊與銳迪科,斥資23億美元洽購惠普旗下華三通訊51%股權,近70億元受讓桑德環境 29.8%股份……憑借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大手筆收購,清華系縱橫捭闔,傲視群雄。
在各路資本勢力林立的資本市場上,清華系已馳騁十多年,以其“資本+技術”的特有模式獨樹一幟。近兩年,整個清華系已形成旗下三大資本運作平臺——同方系、紫光系、啟迪系,它們各有所長,風格各異,在集成電路、環保、金融等多個領域攻城略地。
仔細梳理同方系、紫光系、啟迪系,不難發現三者之間又存在著一種良性的競合關系,互為倚重,從而共同構建起清華系恢弘的產業和資本格局。
揭秘清華紫光旗下紫光系、啟迪系、同方系的利益博弈
1、紫光系:并購兇猛
得益于清華系對旗下資產和戰略規劃的進一步厘清,紫光系今年以來在資本市場上的總體投資額已超1600億元,遠勝其他各大資本系,其彪悍的并購風格最為業界津津樂道
在清華系旗下,紫光系因其彪悍的并購風格,最為業界津津樂道。
“230億美元!”7月14日,紫光集團擬收購全球第四大半導體存儲及影像產品制造商美光科技喊出的這一價格,不僅攪動了全球半導體行業,亦刺激了跨界 并購市場。這一價格遠遠超出了2013年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食品的71億美元,有望成為迄今為止中國海外并購的新標桿。
“不論最終這樁交易能不能成功,我們都要為這個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并購案擊節叫好。這是全球并購、中國整合進入世界并購主戰場的信號。”全球并購專家王世渝高度評價紫光集團此舉。
事實上,在競購美光科技之前,紫光集團背靠清華大學,加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支持,其大手筆并購已在芯片業界聲名鵲起。而紫光集團如此一系列的并購動作,不僅耦合清華控股最新的產業布局方向,更彰顯國家在集成電路產業的資本意志。
工商資料顯示,紫光集團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及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51%和49%股權。其中,清華控股由清華大學100%持股,法人代表為 徐井宏;北京健坤投資集團由趙偉國、李義、李祿媛分別持股70%、15%和15%,法人代表為趙偉國,趙偉國現任清華校友總會理事、紫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長、北京健坤投資集團董事長等職。
“以重金投資研發、全球延攬人才和并購、重組為手段,緊緊圍繞集成電路產業領域,發展以集成電路芯片設計、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和通信微電子學院為主要內容的集成電路產業鏈……”紫光集團的產業志趣在其官網首頁赫然在目。
與之相應,紫光集團于2013年分別以17. 8億美元、9.07億美元私有化了全球第三和第四大手機芯片商展訊與銳迪科,緊接著又于2014年為“展訊銳迪科聯合體”引入了英特爾的15億美元投資。 2015年5月21日,紫光集團又宣布通過旗下上市公司紫光股份 ,擬斥資23億美元收購惠普旗下華三通訊51%股權,從而構建完整的芯片產業鏈。
同樣,紫光集團旗下各個投資平臺今年以來也是運作不斷。從紫光智能和紫光四點零4月宣布欲斥資30億參與中國智造龍頭企業沈陽機床的定增,到紫光國際6 月以總價1.24億美元入主互聯網彩票龍頭500彩票網、攜手金山軟件私有化全國最大的電信中立互聯網基礎設施服務商世紀互聯,再到7月宣布以1億美元入 股移動操作系統公司Acadine,并購戲碼可謂高潮不斷。
據上證報記者粗略統計,清華系旗下僅一個紫光系,今年以來在資本市場上的 總體投資額已超過1600億元人民幣,遠勝其他各大資本系。如此大手筆,得益于清華系對旗下資產和戰略規劃的進一步厘清。今年1月20日,清華控股通過內 部資產劃轉的方式,將上市公司紫光股份重新劃歸紫光集團、紫光古漢(現為*ST古漢)則劃歸啟迪控股旗下,在A股上市平臺層面初步理順了旗下各派系的資本 運作平臺。正是在此背景下,紫光股份于6月份拋出了重磅級的定增方案,擬定增募資225億元,用于收購香港華三51%股權、紫光數碼44%股權、紫光軟件 49%股權等,同時引入中加基金、國研天成等戰略投資者。
清華控股及紫光集團多位高層在多個場合曾一再強調,通過一次次的投資并購,紫光集團希望未來能夠比肩全球集成電路巨頭。
2、同方系:“孵化”緩進
較之紫光系,同方系的風格相對穩健,更像個老成持重的大兒子。依托清華大學的科技和人才平臺,同方股份形成了特立獨行的“孵化器”模式
較之紫光系,同方系的風格相對穩健。“同方系一直以來都貫徹清華系標榜的”資本+科技“發展模式,更像個老成持重的大兒子。”一位熟稔同方系的市場人士如此評價。
同方系以信息技術 、節能環保兩大類為核心,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十多個產業本部,包含計算機、數字城市、物聯網、微電子、軍工、LED等,形成同一鏈條內多個公司互為縱向上下游關系,同時以類PE模式不斷孵化企業成長并推向資本市場。
據介紹,17年來,同方股份依托清華大學的科技和人才平臺,形成了特立獨行的“孵化器”模式。該模式包含成果孵化、產業孵化和企業孵化三個階段,即:第 一階段是把一個核心技術成果培育成一個子公司,采用以“帶土移植”等多種有利學校科研成果產業化的孵化手段為核心,因地制宜地培育能夠面向市場競爭的產業 公司;第二階段是讓小企業發展成大企業;第三階段是讓大企業成為上市企業,以資本為平臺,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并走向國際。
同方股份目前控股參股子公司有53家,除同方國芯 、泰豪科技等已上市外,辰安科技、同方環境、龍江環保等公司正在等待上市。同時,同方威視、同方人環、同方知網等數十家公司的上市條件已逐漸成熟。
“一流的企業都是做平臺公司,做產業生態圈。但知易行難,這既要雄厚資本投入,還要有超長耐心,同方系背靠清華,又提前布局,從目前發展態勢看,已經到了厚積薄發的前夜。”一位外資PE合伙人稱。
在堅持“孵化器”模式的同時,同方系還加大并購的力度。2011年,同方股份聯合大股東清華控股并引入其他投資方,以34.07億元間接收購重慶國信投 資控股有限公司38.4%的股權。去年9月,同方股份又斥資10億元從中海油手中接盤海康人壽50%股權。2015年7月22日,同方股份宣布海康人壽更 名為同方全球人壽。
“同方此舉有效仿巴菲特之意,巴菲特的投資資金大部分都來自旗下的保險資金。險資不僅規模大,且資金成本非常低廉。”一位接近同方股份的資本人士分析認為。
3、啟迪系:后起之秀
相較紫光系和同方系,啟迪系的資本運作稍顯遜色,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攜手清華控股斥資70億收購上市公司桑德環境,未來啟迪控股不排除繼續尋找相關殼公司實現證券化
在兇悍剛猛的紫光系、內勁綿長的同方系映襯下,啟迪控股的資本運作稍顯遜色,但隨著清華系初步厘清旗下三大平臺分工,啟迪系今年開始在資本市場上風生水起,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攜手清華控股斥資70億收購上市公司桑德環境。
啟迪控股官網及工商資料顯示,啟迪控股成立于2000年7月24日,前身為成立于1994年8月的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目前,清華控股持有啟迪控股 44.92%股權,北京百駿投資有限公司、國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啟迪控股30.08%和25%股權。公司參控股企業200多家,管理總資產逾 500億元人民幣。
今年4月13日,桑德環境公告稱,清華系旗下四家公司清華控股、啟迪控股全資子公司啟迪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清控資 產、金信華創分別出資14.1億元、47億元、7.04億元和1.88億元,合計近70億元受讓桑德集團持有的桑德環境29.8%股份,入主桑德環境,成 為國內環境產業迄今金額最大的一宗并購案。
“桑德環境在國內環保領域是龍頭企業,是塊優質資產,給清華系拿去有校友因緣。”一位熟悉桑德集團的人士如此認為。
據查,桑德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文一波畢業于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且與清華控股的董事長徐井宏有所交集。據中關村宣傳資料,徐井宏和文一波同屬于中關村企業家顧問委員會,今年1月初還聯袂出席了某研討會。
今年初,在清華控股整體戰略布局下,紫光集團將其所持*ST古漢18.61%股權轉讓給了啟迪系,啟迪控股則將所持的紫光股份13%股權轉讓給了紫光 系。此番資產騰挪完成之后,啟迪系旋即獲得清華控股的力挺。有業內人士稱,啟迪控股已被內定為清華系旗下未來重要的環保資產整合平臺。在桑德環境的收購公 告中,清華控股方面表示,根據其發展戰略,結合國家產業的轉型升級,公司將大力發展環保業務板塊,利用上市公司平臺有效整合環保行業資源,實現產業發展的 協同效用。
繼桑德環境之后,6月30日,啟迪控股又斥資2.38億港元拿下了香港主板公司錦恒汽車安全的22.12%股權,布設海外上市平臺。
有意思的是,今年以來,啟迪控股還針對不同投資領域,陸續成立了一批新公司。1月12日,啟迪科技服務集團正式成立,加碼項目孵化、戰略投資;4月22 日,啟迪科技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打造“互聯網+科技園”運營體系;6月16日,啟迪科技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加速產業地產布局。
啟迪控股官網顯示,啟迪控股目前主要致力于與科技相關的科技地產、科技金融、醫藥、環保、教育培訓、酒店服務等產業,核心業務為圍繞科技展開的一系列服務。
據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梅萌介紹,作為啟迪控股的旗艦產品,清華科技園是世界上單體最大的大學科技園,截至目前已經形成覆蓋全國二十多個城市和地區的科技園區輻射網絡,累計孵化企業超過1500家,成功孵化上市企業16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啟迪控股曾欲入主珠江控股 ,最終卻因各種原因而夢碎。在整個清華系資產證券化提速的當下,未來啟迪控股不排除繼續尋找相關殼公司實現證券化。
4、三大平臺競合
整個清華系的資產整合調整過程,是利益博弈的過程,未來會否繼續理順同業競爭資產,實現各平臺的精細化定位,按特色打包注入資產,頗值得關注
同方系、紫光系以及啟迪系,不僅風格迥異,而且專注領域亦有明顯區隔,但彼此之間又非完全獨立,除了交叉持股,在實業布局方面亦有重合。
在交叉持股方面,啟迪控股持有紫光股份12%股權,紫光集團則持有同方股份2.35%股權,而同方股份旗下子公司又通過參與定增入股紫光股份。此外,三 方亦會合作設立公司運作,如啟迪科技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便是由啟迪控股、清華控股、紫光集團三方共同聯合設立的,首期100億資金中,啟迪控股出資50億, 清華控股、紫光集團各至少出資10億。
在產業布局方面,三方更是屢見重合,競合態勢明顯。以集成電路產業為例,其資產主要集中于紫光 集團旗下,但同方系下屬的同方國芯亦有涉足。今年7月,同方國芯公告擬以自有資金參與競購西安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51%國有股權。西安華芯是國內唯一具有 世界主流大容量存儲器核心設計開發技術的公司,是工信部認定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同方國芯表示,收購西安華芯后,將在存儲器芯片領域形成戰略布局,未 來公司將以現有芯片設計業務與存儲器業務結合,發揮協同效應,推動西安華芯存儲器業務的快速發展。
再以環保產業為例,隨著啟迪系收編桑德環境獲批,環保產業無疑是其未來的主打方向,但同方系旗下亦有同方環境、龍江環保等環保資產。其中,同方環境主營脫硫、脫銷、城市生活垃圾及危險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等環保產品和工程承攬;龍江環保主營水務投資、水廠建設運營。
“整個清華系的資產整合調整過程,是利益博弈的過程,未來清華系會否繼續理順上述同業競爭資產,實現各平臺的精細化定位,按特色打包注入資產,頗值得關注。”一位長期關注清華系之觀察人士指出。
不過,也有產業觀察人士認為,在一些龐大的資本系乃至產業巨頭內部,為了砥礪創新,有意設計一些內部對手,讓其產生一定的競合態勢,也不無好處。“在騰訊帝國中,馬化騰就有意無意讓QQ與微信兩個團隊競爭。”
在資本市場上,很多其興也勃的資本系更像流星,在因緣際會中一閃即逝。但是,“清華系在資本市場低調耕耘十多年來,并未像其他資本系一樣,淺嘗熱點,押 寶重組,獲取短利,而是更傾向于研判遵循國家發展戰略,以全球視野審視把握產業發展邏輯,圍繞科技創新展開系統的資本運作。因此能歷久彌新。”一位長期研 究資本市場發展的經濟學人告訴記者。
在清華控股的掌門人、董事長徐井宏看來,以孵化、投資、運營的模式推進“三鏈”融合(即圍繞創新 鏈部署產業鏈,圍繞產業鏈完善資本鏈,圍繞資本鏈助力創新鏈),打造創新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形成創新迭代、競合發展、產融互動和跨界融合的發 展路徑,才是清華控股的精髓所在。
來自清華控股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清華控股合并報表總資產達1425億元,凈資產 498億元,總收入604億元,利潤總額33.9億元。截至記者發稿,清華系旗下共控股或參股14家上市公司,包括同方股份、誠志股份 、紫光股份、同方國芯、*ST古漢、泰豪科技、國金證券 、*ST華賽、千方科技 、中文在線 10家A股公司,以及同方友友、同方泰德、錦恒汽車安全3家港股公司,以及500彩票網1家美股公司。此外,還有多家公司被分拆到新三板掛牌。
“現在我們自己只是個千億級公司,未來3-5年內,旗下六個領域一定都會出現千億級公司,當前的發展勢頭和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徐井宏對未來充滿自信,“公司所有的戰略布局,最終是讓清華控股在不久的將來成長為萬億元級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