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對無人機產業來說是熱鬧的一年,新產品、新廠商層出不窮,到目前為止,國內已經有無人機制造企業400家以上,有超過15家中大型傳統企業宣布進軍無人機行業,國外包括intel和高通這樣的芯片巨頭,國內包括騰訊、小米,消費級無人機新增品牌超過10家,頗有一幅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意味。
2016無人機的大事件之一當屬兩家無人機廠商大疆和昊翔Yuneec今年4月在美國打起的專利戰。大疆在美國加洲正式向昊翔Yuneec提起訴訟,指控Yuneec侵犯了大疆兩項專利,向法院申請禁售令,停止銷售涉及侵權的產品和系統。
其實,除了昊翔Yuneec,大疆先后起訴了道通智能Autel、雷柏科技、零度智控、華科爾科等諸多同行企業,舉起的同樣是專利這根大棒。大疆此舉被解讀為試圖通過專利阻止競爭對手的產品銷售,來擴大自己的壟斷地位。獨角獸大疆不斷訴諸法律維權,站在同為國內廠商的立場,的確有點不夠王者氣度和相煎何太急的悲涼;但換到一個更大的視角,這對剛剛起步的無人機產業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今年1月德國紐倫堡國際玩具展上,道通智能的公司展臺被當地法院派出的法警持“臨時禁令”查抄,緣由是該公司無人機產品X-Star被指涉嫌外觀設計侵權大疆精靈。該公司最后以現金支付了一定金額的擔保金,具體金額未知。從道通產品不難看出,的確都與大疆的精靈系列很像。
根據雷鋒網對道通內部員工的采訪(見《道通無人機在德展出被“臨時禁止”中國專利現身海外戰場》),該公司在2014年開始做無人機,一開始老板就是強制要求,要做得跟大疆精靈一樣?!癤-Star這款無人機從設計之初就是照著DJI精靈對比著做的,從機架到云臺,遙控器則借鑒了3DR家的一些靈感,加入了一些屏幕。軟件上從APP界面到參數的調參方法,以及螺旋槳細節的設計,說真的,理論上是一次完整地山寨行為。老板要求的。大家本來想不一樣的,但是沒辦法?!?/p>
另外,道通智能還使用了和大疆一樣的供應商,如此一來,做得像也就是理所當然了?!肮潭际巧馅s著的,道通也是有錢的公司,聽說要做無人機,自己就找上門了說自己是DJI供應商,不過他們也是偷偷的,被DJI抓到就不好了。”
為何要如此徹底地去山寨一個品牌,對方表示,與公司的基因有關,換句話說,與老板的理念有關?!霸\斷器最早也是山寨遠征起家的,主要工作是逆向破解別人的原廠診斷器,然后集成進去,所以做逆向工程道通有經驗。后來老板這點比較英明,去打國外市場了,國外占有率很高,美國市場大概百分之六十,歐洲更高,國內不行。老板以前想過做手機,覺得過風口了,現在有錢了覺得不能錯過無人機這個風口。其實消費級航拍沒那么大市場,國外有錢沒事干的多,所以DJI抓住市場了,國內大部分人都沒這個興趣買這么貴的玩具。老板只想著抄了,很多好的建議聽不進去,覺得跟DJI一樣才是最好的。這個導致很多人走。老板覺得要是能抄的叢里到外,性能也能做成一樣,就行,這樣獲取技術速度最快。老板不是做技術的,所以不想走彎路,覺得抄至少不會錯。我估計也就一開始,一旦技術成熟了就不會了,就跟診斷器一樣。重要的是技術,一旦掌握了無人機相關技術有了積累,這個產品賣的不好還有下一個產品?,F在無人機除了DJI,誰敢說賺錢了。”
這種明目張膽的“山寨”讓筆者不禁想起了前不久路虎極光訴陸風X7的外觀侵權案,當技術有壁壘時,偷師是一種充斥著惰性思維的快速成功哲學,并美其名曰的“逆向開發”。究其根本原因,一是中國在工業設計方面缺乏創意,大的形態是拿來主義,全盤抄襲,稍微好點的就是做點局部創新;二是因為不乏一些投機取巧心態的人,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做什么改動,直接復制。長久來看,其實是“溫水煮青蛙”,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企業并沒有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順便說一下,遺憾的是,在陸風X7山寨之實在已成定局的情況下,路虎也挨了五十大板,路虎極光的專利權同樣無效,陸風X7還可以繼續賣下去。
如果說道通是企圖通過山寨彎道超車,那昊翔的超車方式無疑要腳踏實地很多。首先,昊翔緊緊抓住了Intel這棵大樹,其核心模塊Realsense就源自Intel,這也是其產品可以挑戰大疆最新旗艦精靈4最重要的利器;其次,從產品形態上昊翔也做了很大的突破,傳統消費級無人機多以4軸為主,昊翔另辟蹊徑,以6軸的產品突出重圍,讓人耳目一新。
大疆指控昊翔侵犯其在美國獲得授權的專利,其中有一項是目標追蹤的系統和方法。對大疆專利中的原文進行簡單的翻譯,用簡單直白的話來說,只要是無人機去追蹤一個被拍攝的目標,就落入了該專利的保護范圍。從現有公開的資料來看,大疆是處于非常有利的一方。雖然在國內這種情況判定侵權的爭議不大,但美國的法律體系如何認定,無人可以作出判斷。
不管怎樣,昊翔與Intel的聯合給了其他無人機企業創新提供了一種啟示,那就是將部分核心技術寄托于海外科技巨頭,本土企業將核心競爭力放到自己的強項上,通過強強組合創新,形成核心競爭力。當然,這種模式最終成敗與否,還要看持續創新的能力以及合作雙方的磨合。
去年年底,亞馬遜一夜之間移除了幾乎所有扭扭車的鏈接,商家需要提供一系列文件,證明旗下產品符合安全標準,沒有侵犯知識產權。這一舉動,對中國大量生產出口平衡車的廠商和賣家而言,無疑是當頭一棒。無人機產業何嘗又不是這樣一種縮影,無人機初創企業是到了做出改變的時候了,尊重原創,尊重知識,建立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到那時才是真正的百花齊放,又何懼那一支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