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元光電、三安光電的芯片漲價,本應成為LED上游外延芯片行業迎來市場轉機的拐點,但這并非意味著全行業的回暖。
昨日晚間,廣東甘化發布江門甘蔗化工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控股股東投資承諾履行進展的公告,公司決定暫緩LED產業的投入。
LED芯片行業過去幾年由于新增的大規模投資產能釋放導致大幅的價格下跌,為了爭奪市場的主導權,市場價格非理性競爭狀態讓很多中小型外延芯片企業面臨著產品價格持續下降導致的持續虧損。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上游外延芯片產值僅同比增長8.3%,產值為130億元,其增速明顯放緩。
但與此同時,LED外延芯片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前五芯片企業營收占比達65%。三安光電、華燦光電、乾照光電、同方股份、德豪潤達等在內的芯片大廠占據了國內將近7成的市場份額。
2015年中國LED芯片價格下降幅度達到了30%-40%。這也讓很多企業開始變得猶豫不決,是繼續擴產、轉型,或是撤退。
一紙公告見端倪
2011年2月15日,在江門甘蔗化工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國有股權轉讓過程中,現控股股東德力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力西集團”)關于投資有如下承諾:
“德力西集團承諾在受讓股份后,同意ST甘化五年內通過增發等融資渠道籌集資金在江門市區投資光電產業規模不低于15億元人民幣;若ST甘化投資不足15億元,德力西集團承諾以自有資金追加投資補足15億元在江門的投資。”
隨后,公司以全資子公司-廣東德力光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力光電”)為主體在江門市高新區實施了LED外延片、芯片項目投資。2014年下半年,德力光電LED外延片、芯片項目前十條生產線正式投產,并持續運營。截至2016年6月30日,該項目共投入資金約8億元。
但近幾年,LED芯片市場出現巨大變化,國內MOCVD機臺數大幅增加,呈現供過于求的趨勢,尤其是2015年以來,LED行業全產業鏈產品均陷入價格競爭,企業盈利能力下滑,其中上游競爭尤其激烈,整體利潤率下滑明顯,德力光電經營產生虧損。
根據目前實際情況,綜合考慮行業、市場等因素,公司暫無計劃加大對光電產業的投資。
廣東甘化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德力光電LED外延芯片營業收入0.27億元,同比上年增長33.01%;產品毛利率為-45.55%,凈利潤虧損2046.18萬元。
為維護公司及廣大投資者利益,經與公司控股股東德力西集團溝通,德力西集團同意公司暫不加大對光電產業的投資,集中精力做好目前現有生產線的生產運營。
曾經信心滿滿
廣東甘化被德力西集團重組之前,主營業務為甘蔗綜合利用產業,包括生產制糖、漿紙生化等產品,但是由于受原料供應不足制約和無法投入充足資金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公司業務逐年萎縮。
自2010年開始,廣東甘化成為*ST甘化,經營持續惡化,無法依靠現有資金恢復持續盈利能力,謀求重組轉型,2011年9月5日,公司控股股東由江門市資產管理局變更為德力西。
2011年10月,ST甘化公布了非公開發行預案的修訂版,將原方案中的募投項目“LED外延片生產項目”的投資總額由7億元調整為8.36億元,其中募集資金投入6億元,自籌資金投入2.36億元,募集資金擬投入金額不變。
2013年3月20日,*ST甘化向德力西進行定增,進軍LED領域,定增之后,德力西累計持有*ST甘化41.55%股份,成為控股股東。
資料顯示,德力西以生產高中低壓電器和工業自動化控制電氣為主,同時從事綜合物流、交通運輸、PE投資等產業。
被德力西控股之后,廣東甘化表示,未來重點發展LED及生化產業。其中,由廣東甘化全資子公司廣東德力光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力光電)為主體實施LED外延片生產項目已經開始施工。
彼時,廣東甘化對LED產業給予厚望,認為LED產業發展前景看好,公司所在地政府制定了大力支持LED產業政策,所在區域LED產業鏈較為完善,公司發展LED產業有良好環境和基礎,且有LED行業資深產業化團隊和國外先進設備,具有競爭優勢。
虧損并非個案
不過,廣東甘化寄予厚望的LED業務并沒有帶來預期的效果,公司近三年依然難以擺脫依靠非經常性損益扭虧的局面。
財報顯示,廣東甘化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凈利潤分別為3588萬元、1026萬元和1.77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后凈利潤分別為-584萬元、-2564萬元和-7938萬元。
這意味著,轉型3年了,廣東甘化依然難以依靠主營業務實現扭虧,LED產業板塊在營業收入中所占比重依然較低,且經營還陷入庫存高企、成本倒掛的局面。
2013年報披露,廣東甘化從事LED業務的德力光電LED外延片、芯片項目第一期工程就順利進入調試生產階段,但從生產至今就沒有擺脫過虧損局面。
財報顯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德力光電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0元、2682萬元和5988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69.4萬元、-2076萬元和-5934萬元。
2015年財報顯示,LED產品營業成本高達7022萬元,毛利率為-17.29%,營收成本出現倒掛,存貨為7828萬元,比期初增加3709萬元,增幅90.04%,主要為LED在產品、自制半成品、庫存商品增加。
截止2016年半年報,支撐公司主營業務的依然是紙張貿易(占比66.82%),公司重點轉型的LED業務只占營業收入比重的16.31%。
增收不增利非行業個案
圓融科技近日發布了半年報,報告顯示,截至半年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5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98%;凈利潤為201.30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1.28%。
圓融科技表示,營業利潤比上年同期減少了202.88%,主要是因為報告期與去年同期比,銷售單價下滑,銷售收入的增長為0.98%。而銷售成本的增長為22.13%,且新增青島杰生、深圳圓融健康子公司,期間費用均有所上浮。
澳洋順昌發布半年報,上半年旗下淮安光電實現營業收入1.49億元,營收同比上年同期下滑37.12%;LED產品毛利率10.90%,較上年同期減少22.83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雖然LED芯片市場需求繼續保持增長,但一季度LED芯片價格仍然延續了2015年四季度的下跌趨勢,直至二季度整體市場才開始回暖,LED芯片業務受行業整體情況影響,營收與盈利水平同比下降較為明顯。
盡管1-9月LED業務整體盈利仍然較上年同期下滑較大,但澳洋順昌仍選擇了繼續押注外延芯片。
公司表示,出于對下半年LED市場行情趨勢的判斷,將重新加快二期項目原先稍放緩的建設節奏。
澳洋順昌預計新設備將于年底逐步到位調試,明年初開始逐步釋放產能。
LED外延芯片行業機會在哪里?
行業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LED外延芯片制造中心,未來幾年內出貨量將持續上升,2015年出貨量占比約為45%。全球70%的MOCVD設備在中國,而且產能進一步向大企業集中。
華燦光電半年報表示,為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公司核心競爭力,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增,持續加大產品研發投入,不斷提升產品性能。
目前,公司的紅光反極性LED芯片、背光用倒裝LED芯片、黃綠光高亮LED研發項目基本完成,個別項目已應用到批量產品中,豐富產品種類,開拓產品市場,提高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同時,將一如既往地投入自主研發的同時,瞄準國際領先水平進一步提高產品競爭力,積極尋求知識產權的國際合作機會。
4月,華燦光電和澳大利亞公司BluGlass達成合作協議,合作開發利用RPCVD技術探索氮化鋁(AlN)低溫沉積以及P-GaN在高亮度LED上的應用。
此外,華燦光電通過擴增生產規模,產品銷售分布在多個細分市場,減少在單一市場受到全面價格下跌的沖擊風險。
華燦光電今年也通過多項重大產業布局,總投資60億元的LED外延、芯片及藍寶石項目,已在浙江義烏正式啟動開工儀式,產量又將達到一個新的層級,義烏工業園區還將增加藍寶石切割的生產量。
并且,華燦光電位于張家港的廠區也可望開動15臺MOCVD,也成為另一股新產能的來源。此外,還包括與木林森簽訂的15億元芯片戰略采購協議、300萬參股北醒光子、對藍晶科技的收購。
“上游競爭里面,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資本涌入,產業也將逐步走向‘技術-資本-管理-品牌’的發展路線。”華燦光電副總裁邊迪斐表示。
目前,華燦也接到眾多國際化的合作意向,下一步基于產能的逐步擴張,公司國際化之路也將全面打開。
LED芯片行業已經來到比拼性價比的關鍵階段,與很多國際企業相比,中國企業已經具有不小的優勢,性能來自整個行業綜合的環境,下一步國際化市場的到來也將是水到渠成。
“下一步,UV、IR、智慧照明、LIFI等領域,我們也在尋求更多機會。未來,芯片廠也將從技術、工藝設備、市場進入到一個新的輪回。”邊迪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