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對于不少手機廠商而言都是難以企及的存在,有其是處理器這樣的核心芯片,高通、三星等半導體企業能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很大程度在于其控制了芯片供應。國產手機品牌中,除了華為,大多都得仰仗芯片企業,而近日,將在3月發布的小米5C明確搭載自主研發的松果處理器!
小米今年不缺“芯”
據業內人士爆料,小米本月將發布一款新機,它將搭載自主研發的松果處理器,采用八核心A53架構,另外今年還有一款性能更強勁的A73芯片問市,同樣是八核心設計。據悉小米5C將采用5.5英寸1080P全高清屏幕,配備3GB RAM和64GB ROM。采用前置800萬像素和后置1300萬像素鏡頭組合。
關于這款小米5C,在網上已是盛傳已久,而這款曝光的八核松果處理器采用4+4大小核、2.2GHz、三星14nm工藝、Mali T-860 GPU,其跑分在四至五萬分的樣子,性能應該會同高通驍龍808不相上下,這也是該款處理器的首秀,所以小米自然也會非常看中這款產品。
此前,小米4c就以著不錯的配置價格以及多彩的舒適后蓋選擇吸引了一波粉絲,其受歡迎程度應該也出乎了小米的預料,畢竟它其實只是小米4i為國內進行改版機型,銷量不俗自然讓小米更加注重它的后續發展。從現在來看,這次的小米5c將首發自主處理器確實是身負重任,它的表現有望超越小米4c成為小米中端機型中的又一爆款。
傳承有序的松果處理器
古玩講究傳承有序,處理器同樣需要時間沉淀技術。在早些時候,業內知名人士老杳透露,小米已經在上海浦東建立幾百人的團隊研發自主處理器,正式向小米自家處理器進軍。據悉,最初松果芯片團隊是整個從聯芯挖來的,全是聯芯北京的精英。在聯芯就做的不錯,到了小米,環境變了,和小米一樣996加班,一年出一代芯片。而后高通王翔等技術大牛也不斷加入松果研發團隊,整個團隊實力非常強。
眾所周知,華為是國內率先推出自家處理器的廠商,但從2009年失敗的K3到2014年的海思麒麟920處理器用了整整5年時間,華為所付出的心血不言而喻。而小米只用了2年的時間,值得尊敬。
兩年,小米自造芯片
■2014年,小米和大唐旗下的聯芯科技成立了松果公司,2014年底松果科技購買了聯芯科技的SDR1860平臺技術。
■早在2016年2月路透社就報道,年底小米的中低端手機中至少將有一款采用小米自主研發的芯片。
■2016年10月份有小米內部人士爆出小米自主芯片的手機。經過調整和量產芯片之后,小米自主品牌的處理器馬上就要跟大家見面了。
■2017年3月,搭載八核處理器的松果小米5C將正式發布。
自主芯片意義重大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增速不斷放緩,依賴芯片廠商的手機廠商的困境開始凸顯,除了三星、蘋果、華為之外,幾家手機大廠的處理器供應商都有重合,這讓智能手機市場芯片同質化嚴重,自主芯片應當成為智能手機行業新趨勢。
自主芯片最重要的是讓手機廠商擺脫芯片廠商的束縛,除供貨外,唯有掌握核心處理器技術,才能更好地同系統、軟件結合,通過底層程序優化用戶使用體驗,這對于未來綜合體驗的提升尤為重要。
雷軍:三五年內芯片會按沙子價賣
“芯片業應該借鑒互聯網實現免費,按照成本價銷售”,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在2013年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預言:三五年之內一定會有一家新的芯片公司是按沙子價賣芯片,而且取得巨大的成功。雷軍預估:如果芯片免費的話,未來像小米這樣高端的手機只需要500元人民幣。
按沙子價賣芯片或許是一種夸張的說法,但是小米手上有了松果,這手機售價恐怕又得一輪血腥了。
在包容中期待“又”一顆國產芯
自主研發的soc可以讓手機的研發有更大的彈性,不再受制于人,還能披上“愛國的色彩”,而且在國內市場也有了最重要的資本和華為競爭。當然自研soc也不全是一帆風順,成本極高,風險也很大。隨著工藝進步,現在soc的研發+投片成本很高,投片的一次性付費就可能在千萬美元級別,這樣大的成本需要相應的手機達到千萬級別的銷量來分攤,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只有三星、華為等公司才有資本和能力研發。
至少從目前曝光的細節看,經過迭代的松果處理器能夠一量產就用在小米5C上,說明小米內部對松果處理器相當高,未來不排除推出架構更先進、市場定位更高的版本,值得大家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