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的便利性讓其大行其道,迅速占領人們的生活,大有代替現金、刷卡成為最主流的支付方式的趨勢,但銀行卡仍舊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而這張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卡在今年五一之后迎來了一個重要的轉變。央行規定,自今年五月一號起,全面關閉芯片磁條復合卡的磁條交易功能。
圖片來源于網絡
目前,我國銀行卡分為三類,純磁條卡、純芯片卡和芯片磁條復合卡,而磁條信息易被復制導致盜刷,相比之下芯片卡安全性更高。
三種卡的主要區別:
純磁條卡:需要刷卡付款
磁條和芯片都有的復合卡:既可刷、又可插、還能碰觸付款
只帶芯片的金融IC卡:需要插卡付款,或者碰觸付款
為何關閉?
為什么要關閉復合卡的磁條交易呢?中國銀聯的解答是,由于磁條數據易讀取和偽造,極易被克隆盜刷。卡不離身,個人賬戶內的資金卻在異地被盜刷一空的案例經常見諸報端。用磁條卡到自助柜員機取錢,或是在外消費,都得多個心眼,留意是否有盜取信息的設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中招。
相比之下,芯片卡擁有一顆智能CPU,可以實現更多功能,比如電子錢包、門禁卡等,具有不可復制、存儲信息量大、智能動態驗證等多項技術優勢。目前,全球尚未出現IC芯片卡被攻破的案例,其安全性已得到市場驗證。
不過,由于全面升級銀行、市場上的所有設備以及系統、軟件等需要一定時間,為兼顧技術升級期間的便利性,監管部門推出了芯片磁條復合卡這種過度產品。使用這個卡種的用戶,仍要防范磁條信息被盜刷的風險。
目前,各大行受理IC芯片卡的終端環境已完成升級,關停國內復合卡磁條交易的時機已經成熟,因此,監管部門從防范風險、保障安全的角度出發,全面推動復合卡向芯片卡遷移。
同時央行要求各商業銀行換卡不換號,實時發卡,加快將存量磁條卡更換為芯片卡。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