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手機行業的領頭羊,三星即將發布的Galaxy S8已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這也掩蓋了其在芯片行業的鋒芒 。事實上,三星今年第二季度的芯片銷售額很可能將超過英特爾,一舉成為全球第一大芯片制造商。詳情一起來了解!
英特爾老大地位不保
自1993年發布針對個人電腦的奔騰(Pentium)中央處理器(CPU)以來,英特爾一直是全球頭號芯片制造商。然而,由于移動設備在全球的快速普及,三星近年來在芯片銷售額上縮小了與英特爾的差距。
據悉,三星今年第二季度的芯片銷售額預計為151億美元,高于英特爾144億美元的預估銷售額。根據預測,三星芯片今年銷售額將為636億美元,而英特爾則為605億美元。
因此,除非內存芯片價格今年下半年出現急劇下滑,否則三星電子有望全年超越英特爾,成為行業領導者。
移動領域增加對內存芯片需求
不同于以往的PC時代,移動時代對D-Ram內存芯片以及固態硬盤(SSD)的需求急劇上升,由于供應趨緊,這些產品的價格自去年開始就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內存芯片市場的規模已超過中央處理器。
然而,英特爾在移動領域一直難以實現突破。而反面三星,其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內存芯片制造商。不僅生產針對智能手機的自主應用處理器,還曾為蘋果、高通代工處理器。
預計三星電子今年下半年將超過英特爾的主要原因在于,蘋果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布新款iPhone,而這將進一步提高市場對內存芯片的需求。
由于針對內存芯片的需求暴增,制造商今年紛紛加大投資以提高產能。不過,分析師稱,鑒于市場需求較大,內存芯片供應情況在今年剩下時間里仍將趨緊。
中國芯片任重而道遠
眾所周知,全球芯片生產商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的臺灣地區。相比之下,現在芯片企業雖然在體量方面與高通等國外芯片企業的差距較大,不過它們增長快速,正成為三星、臺積電等芯片代工廠爭搶的香餑餑,也正因為這樣中國臺灣的兩大芯片代工企業臺積電和聯電進入中國大陸設立了它們的代工廠。
當然中國大陸芯片企業要徹底擺脫在先進工藝方面依賴三星或臺積電的情況,還得靠自己的努力。中國大陸最大的芯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當前已量產28nmHKMG工藝,并正在積極推進14nm FinFET工藝的量產,華為海思已與中芯國際達成合作共同開發14nm FinFET工藝。
制造工藝對于芯片產業發展極為重要,隨著三星成立芯片代工部門加入競爭,這一市場此前由臺積電一家獨大的局面終究會有所改變,而這對于中國大陸正蓬勃發展的芯片企業來說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