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海舉行了“第90屆中國電子展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從參與情況來看,我國半導體企業眾多,各類產品充斥市場,這也意味著我國半導體市場的需求較為穩定。再者,當前我國集成電路領域投資活躍,不斷有大規模資金入局,這從側面推動了我國芯片自給率的提升。
總體來看,眼下集成電路產業政策利好不斷,資金投資需求旺盛,在這些因素的推動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眼下正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不少優質標的被挖掘出來,市場也迎來密集投資期。截至2016年底,我國國家集成電路投資基金已進行了多達40筆投資,承諾投資額也已接近700億元,已投項目帶動的社會融資超過1500億元。
從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情況來看,也給投資人帶來了信心。2016年,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市場穩定增長,產業規模更是同比增速20%達到4335億元。集成電路產業分工更加明確,研發、設計、封裝、測試等各個環節穩步發展,其中設計這樣的高附加值環節更是超過封測,成為集成電路領域的第一產業環節。再者,今年集成電路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我國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決心。
如今,在全面落實《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背景下,半導體產業也成為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中之重。
我國是半導體需求大國,各類新興電子產品、智能化家電、智能化汽車,都需要大量的半導體。這樣龐大的市場需求,使得我國成為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迅速擴張,國內半導體產業增長速度更是遠高于全球:在過去的十年間,內地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的復合增長率超過了20%,而期間全球的平均增長率僅為6.5%。
再者,當下國家的信息安全、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升級、巨大的進口替代市場,成為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主要邏輯,當然,這也也是國家將半導體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重要原因,畢竟當一個國家的產業對外依存度過高,這個行業就會面臨大量的風險,不管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因此,發展半導體產業是大勢所趨。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分析,預計今后10年內將有數千億元資金投入到半導體產業中,中國半導體產業正處黃金發展時期,未來有望繼續保持20%的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