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X開放預售
蘋果在中國大陸市場5小時賣出550萬部iPhone X,按照每款8388元計算,總金額461.3億元。
網友們不僅感慨:這接近一萬塊錢的手機,你們還依然瘋搶,就跟免費不要錢似的,太嚇人了。
從側面看得出:國人真的很有錢啊,一萬塊的手機,說買就買啊,不過提醒大家一句,理性消費!
國內高端IC芯片破局已刻不容緩
芯片,這么個微末之間的小玩意,在眼下的智能化、信息化時代,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重要,更是撐起了一個龐大的市場。數據顯示,2016全球芯片市場達到3397億美元,同比增長1.5%。而2017年預計將超過4000億美元,漲幅高達10%以上。
不過令人窘迫的是,在這么大的蛋糕面前,盡管我國已消化了近1/3市場需求而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國,但繁榮背后卻有一個殘酷的事實:我國國產芯片的自給率不到30%,產值不足全球的7%,市場份額更是不到10%,也就是說中國“芯”90%以上依賴進口。截至2016年底,中國芯片的進口金額達到1.3萬億人民幣左右,而同期的原油進口不到0.7萬億。中國在芯片進口上的花費已經接近原油的兩倍。
5G芯片:打響市場爭霸戰
繼4G全面普及之后,5G逐漸成為通信行業下一階段的主要發展方向。如果說4G助推了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使移動設備使用體驗得到明顯提升,那么5G的建設將有力推進物聯網的發展,讓“萬物互聯”真正成為可能。基于這一理念,芯片廠商在進行5G開發的時候也需反應出這一特性,如具備高帶寬、低時延與高接入密度等性能。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3GPP RAN第75次全體大會上,3GPP正式通過了5G加速提案。3GPP將在R15版本內,加速5G新空口(NR)標準進程,將5G NR非獨立組網(選項3)特性提前至2017年12月完成,相比原計劃提前半年時間。這意味著5G標準化時間點前移,5G的商用將會加速,包括芯片在內的5G產業鏈發展進程也將加快。
DRAM風云錄,國產廠商也要入局
由于沒有自己的DRAM廠商,因此國內的商家也只能捏著鼻子花更大的代價買下明顯溢價的DRAM,而自己的產品也不得不提價。不過現在倒是有一個好消息,中國的芯片公司也要入場了。DRAM領域目前僅剩下幾位玩家依然還活躍在世界舞臺之上,從80年代的40~50家,到08年金融危機時的區區五家,再到如今三位玩家:三星、SK海力士和鎂光,這三家大佬目前占據了市場上95%的份額。
中國芯片設計公司兆易創新今日發布公告,宣布與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合肥產投)于10月26日簽署了《關于存儲器研發項目之合作協議》。
雙方約定,將在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開展300mm晶圓(12英寸)、19nm工藝存儲器的研發項目,包括DRAM內存顆粒。
OLED屏 中韓爭霸誰能笑到最后?
2017年10月26日,京東方成都柔性AMOLED 6代線宣布量產,這是中國第一條全柔性AMOLED生產線,也是全球第二條量產的6代柔性AMOLED線。打破了三星在這一市場的絕對壟斷,也讓國產手機可以用上國產OLED屏。京東方此次的提前量產是否意味著中韓顯示面板大戰又進入了新階段?面板行業新一輪的爭霸誰將笑到最后?
誰才是國內封測第一廠?
近日,國內最大的三家封測廠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通富微電)以及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天科技)分別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三家公司在先進封裝產品的銷售收入上均取得顯著提升,表示了我國封測產業核心競爭力正在邁上新臺階。
財報顯示,通富微電啟動2000wire unit產品、Cu wire to Cu pad bonding等新項目的研發,實現營業收入29.74億元,同比增長70.66%;凈利潤為8567.66萬元,同比增長0.22%;每股收益為0.09元。天水科技通過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2項目,并依托于現有的研發機構,將全球市場銷售增幅三成,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12億元,同比增長33.67%;凈利潤2.55億元,同比增長41.67%;每股收益0.12元。長電科技以收購星科金朋的形式將企業規模擴大化,實現營業收入103.22億元,同比增長37.42%;凈利潤為8899.23億元,同比增長730.692%;每股收益0.0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