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新聞披露格芯(Globalfoundries)正要求中國監管部門調查臺積電壟斷行為。在歐盟調查中,該臺灣公司正被指控不公平競爭。
據兩位業內消息人士透露,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企業格芯近日要求中國監管機構調查晶圓代工龍頭企業臺積電的壟斷行為。
消息人士表示,格芯向中國發改委舉報臺積電采取不公平行為阻止其客戶向其他供應商下單。格芯抱怨,這種舉動對其業務和整個行業產生了負面影響。
臺積電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何麗梅周三在給日經亞洲評論的電子郵件中寫道:“投訴人向主要市場上的各種反壟斷機構提出反壟斷審查請求是常見做法。如果有任何調查或監管機構的詢問或要求,我們將全力配合。”
她寫道,客戶和整個行業已經從市場的競爭激烈中受益,并且“臺積電追求技術革新、進行合法的激烈競爭,因此公司認為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中沒有任何違反競爭的行為。”
格芯告訴日經說,它不能直接評論監管行動,但一位發言人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如果競爭對手(如臺積電)繼續參與我們認為損害到競爭的非法行為,我們會讓相應的監管部門知道。”
發改委未立即發表評論。
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合約芯片制造商,占據市場55.9%的份額。該公司為蘋果、高通和Nvidia等公司生產芯片,這些芯片設計廠商本身并不具備造價和運營費用昂貴的晶圓廠。
美國的格芯、臺灣的聯電和中國大陸的中芯國際是晶圓代工市場除臺積電之外的主要廠商,他們分別占據了9.4%、8.5%和5.4%的市場份額。
隨著大型IDM企業如三星電子與英特爾,也開始接手代工生意,嘗試拓展收入來源,以提升公司成長,格芯在競爭日漸加劇的產業里掙扎著站穩腳步。
三星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存儲芯片供應商,最近該公司的目標是取代格芯成為合同芯片制造領域的第二大玩家,下一步是挑戰臺積電。
在歐盟調查中,臺積電現在已被指控不公平競爭
一位消息人士稱,臺積電已經派一位與北京方面交好的人士聯系發改委,以了解更多關于此次訴訟的信息。該消息人士稱,目前尚不清楚發改委是否會對此次指控立案。
發改委是中國最大的經濟規劃部門,同時也負責確保產品定價方面的公平競爭環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制止其他領域的壟斷行為,而商務部負責監督并購中的反壟斷審查。
這已經不是格芯第一次向政府機構投訴競爭對手了。路透社在去年9月率先披露了格芯在2017年下半年,曾向歐盟委員會提出了類似的投訴,指控臺積電不公平地使用回扣甚至處罰來阻止客戶轉向其他供應商。
臺積電去年10月告訴記者,歐盟確實曾與臺積電聯系以了解更多信息,公司也正在全力合作。“我們認為,此前的指控還處于初步階段,因此,評論或預測案件將如何發展還為時過早。”何麗梅當時說。
中國是芯片制造增長最快的市場。 臺積電在南京建造的首個12英寸先進工藝代工廠將于今年5月投產,耗資30億美元。而該公司的大部分制造基地在臺灣。2017年臺積電營收達9774.5億新臺幣(約合321.1億美元),其中11%來自中國,高于2016年的9%。
格芯也從成都地方政府那里籌措資金來建造當地的晶圓廠,并計劃于今年年底開始投產。該公司在新加坡,美國的紐約州和德國的德累斯頓都有制造基地。這家私營企業由阿布扎比國有基金Mubadala投資控股。
臺積電的主要客戶還包括恩智浦、博通、高通、AMD、聯發科和賽靈思等全球450多家廠商。格芯則主要依賴AMD,也包括一些臺積電的客戶,但不包括蘋果和Nvidia。
全球最大的移動芯片供應商高通因其違反反壟斷法的專利授權業務模式,在2015年被中國發改委處以9.75億美元罰款。此外,三星去年也因DRAM連續漲價問題被發改委調查。
在歐盟,如果違反該地區反壟斷法,公司可能將被處以其全球營收10%的巨額罰款。例如谷歌去年被處以24.2億歐元(30億美元)的罰款,因為它在搜索引擎和自己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中內置自己的購物服務。今年1月,高通公司也被罰款9.97億歐元,因其被指控“濫用霸主地位,以保證蘋果獨家供應商5年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