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通訊芯片大廠博通(Broadcom)正為收購通訊芯片大廠高通(Qualcomm), 兩家公司鬧得不可開交之際,《華爾街日報》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指出,一旦博通確定收購高通之后,因為來自于兩家公司合并后的威脅,處理器大廠英特爾將(intel)考慮收購博通,在為購并動作不斷的半導體市場投下強力震撼彈。
報導指出,目前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與服務器處理器廠商英特爾,正在考慮,一旦生產 Wi-Fi、藍牙、與其他無線連接芯片的博通收購了移動處理器大廠高通之后,就將會考慮收購博通,原因是擔心博通與高通合并之后,未來將有可能傷害到英特爾的利益。
不過,《華爾街日報》也詢問了其他市場人士指出,雖然英特爾自 2017 年以來就在考慮收購這件事,不過因為這件事情的牽扯太廣、而且可能金額龐大,所以最后也可能永遠不會發生。
報導進一步指出,由于博通與高通未來一旦正式合并后,將成為在半導體產業中一個巨大的公司,可以提供各項零組件給予包括三星、蘋果以及其他的客戶。這也將對于英特爾造成威脅。尤其,目前在英特爾具有優勢的個人電腦與服務器等處理器市場中,因為市場需求轉移到移動設備上而減少,使得英特爾的優勢地位也正在動搖。
而雖然面對個人電腦與服務器等處理器市場的逐漸式微,英特爾也在移動設備市場中努力,例如日前開始提供蘋果的 iPhone 智能手機 4G 基頻芯片。但是仍無助于提升其落后于高通的實際情況。
而對于市場上對于收購博通的傳聞,英特爾在一份聲明上表示,它將不會評論購并的謠言或猜測。而且,英特爾在過去的 30 個月里進行了包括 Mobileye 和 Altera 等兩家公司的重要收購工作。因此,現階段的重點是整合這些收購企業,并且使他們成功為英特爾的客戶和股東創造利益。至于,Broadcom 則沒有立即進行回應。
而對于英特爾將收購購并高通后的博通,雖然有評論指出,因為博通與高通都屬于 Fabless 的無晶圓廠半導體企業。其只負責上游 IC 的設計與下游銷售工作,中間的制造、封裝、測試等工作全都委外,必須仰賴中國臺灣地區的臺積電、日月光等供應鏈廠商。因此,一旦購并高通后的博通被具備整合元件制造(IDM)能力的英特爾購收購后,將會嚴重沖擊原本就幫這兩家公司代工制造的臺積電。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持不同的看法表示,在目前臺積電擁有晶圓代工市場過半市占率的情況下,加上臺積電在制程上又大幅領先其他競爭對手,如此即便英特爾真的能收購購并高通后的博通,在需要臺積電產能及技術的支持下,而且短期間在英特爾本身技術與產能都還不到位的情況下,沖擊將會有限。另外,3 家世界級公司的整合,其磨合期也將不會只是短期間就能達成。因此,臺積電能仍借由技術的提升以維持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