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促成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全球芯片巨無霸的博通收購高通案,在四個月的反復拉鋸并接近成交的關口被美國總統緊急叫停,避免美國最大的移動芯片制造商之一落入新加坡公司手中,給本有望成為科技史上的最大并購案畫上終止符。
叫停的背后,是日趨激烈的全球5G競爭。美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CIFUS)稱:“并購案將削弱高通領先地位,并給華為等中國電信商在5G標準制定上增加影響力打開大門。”
目前,中國和美國在5G上投入都非常大。有兩家美國運營商甚至已表示,將在今年就正式推出5G服務,領先于中國廠商規劃的2019年。相較之下,歐洲在5G領域的部署則相對滯后。為此,上周,歐洲立法機構達成一致,騰出用于5G的頻譜,允許歐洲公司于2020年起進行使用。此外在亞洲,日本和韓國在5G方面也非常激進,韓國甚至在今年舉行的冬奧會上就進行了5G的嘗試。
而隨著全球5G競爭加速,5G時代可能將提前到來。(辛靈)
可能促成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全球芯片巨無霸的博通收購高通案,在四個月的反復拉鋸并接近成交的關口被美國總統緊急叫停,理由是并購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北京時間3月13日早晨,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國家安全擔憂為由,簽署行政令阻止博通(Broadcom)收購高通。
“禁止針對高通的收購請求,任何實質上等同于的合并、收購或者購買,不管是直接或間接的,都將被禁止。”一份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3月12日簽署的行政命令表示。
這份長達四頁的行政命令表示,已經發現博通公司收購高通公司存在“國家安全”問題,將阻止這筆交易,避免美國最大的移動芯片制造商之一落入新加坡公司手中。
基本壟斷全球移動芯片市場并在5G技術上領先的高通近年來股價表現不佳;而由一系列并購而不斷實力增強的博通希望通過收購進一步增強全球影響力。經過超過四個月的博弈,博通提出以1170億美元的金額收購高通,而高通本應在3月6日召開股東大會,就未來股東人選等問題進行董事會決議。
但特朗普的叫停給本有望成為科技史上的最大并購案畫上終止符。
“特朗普的決定十分突然。”彭博社專欄作家Tim Culpan表示。就在決定宣布前幾個小時,博通CEO還在與掌管美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CIFUS)的財政部進行溝通,并宣布提前將總部搬回美國。而上周,高通剛剛更換了新的董事會主席,被認為有利于并購案的下一步進展。
盡管決定突然,但特朗普事實上保持了與美國當局調查期間完全一致的反應。當地時間3月4日晚間,美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CIFUS)叫停了高通的股東大會,稱并購案將影響國家安全,削弱高通領先地位,并給華為等中國電信商在5G標準制定上增加影響力打開大門。
盡管這個并購未有中國公司牽涉其中,但中國科技力量成為了其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這個決定給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任何一個美國的科技公司都‘不能出售’。”華盛頓智庫政策與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Scott Kennedy表示。
4家公司5000億美元市值
這個剛剛胎死腹中的世紀大并購,不僅僅有老牌巨頭高通、英特爾,更有大膽的并購新貴博通和新技術領導恩智浦;有沖到最前面的美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和語焉不詳的國家安全威脅,更有背景中的華為等5G巨頭和如火如荼的國際5G標準競賽。
“這是目前通訊領域最復雜的案件,但實現的難度非常大,如果成功無疑將影響未來的國際通訊格局。”一位分析人士向彭博社表示。
《華爾街日報》表示,英特爾在密切關注這起收購戰,并希望博通收購高通的交易失敗,因為這兩家公司合并后將對英特爾構成嚴重的競爭威脅。知情人士稱,如果博通看起來可能收購成功,英特爾可能對這家芯片巨頭提出自己的收購提議。
一些知情人士稱,英特爾自去年底以來一直在考慮此舉,并在與顧問公司商洽。英特爾最終是否會提出收購還遠不能肯定,一位知情人士稱這不太可能,這兩家公司合并的規模及其復雜性將是巨大的。
英特爾的加入使得這一案件一下子牽扯了四家市值最高的芯片公司:英特爾市值高達2442億美元,博通1042億美元,高通為933億美元,而高通正在試圖收購的恩智浦(NXP)也已經高達425億美元。
競爭與變局
上述的變局無疑展現出目前通訊行業競爭之激烈。
一方面是目前仍然規模龐大的移動通訊業務,另一方面則是標準確立之中的5G。
博通與高通合并一方面可在智能手機芯片市場領先,另一方面又在數據中心業務上擁有強大影響力。而高通將要收購的恩智浦在萬物互聯、自動駕駛上的布局,又使得博通-高通-恩智浦組合成為目前增長業務中的領先。
而在剛剛過去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8)上,隨著3GPP于2018年6月完成Release 15 5G通訊標準的制訂,2018年,業界將掀起5G技術競賽。
在5G全球頂級玩家陣營中,高通和華為是其中最重要的兩支參與隊伍。據無線技術公司Inter Digital Inc.的計算,去年5G標準的方案提交中有34%的方案來自中國公司,中國是提交方案最多的國家。其中華為以234項方案位居榜首,高通則是美國公司中最積極的,提交了168項方案;英特爾公司以103項方案位列其后。
不管是從資本還是產業的層面來看,博通對高通的收購都有值得稱贊之處。而在上周的變局之中,高通更換了董事長,進一步為并購掃清了障礙。
趨勢:美國政府加強干預
但業界的期待還是不敵監管的強手。在3月5日披露的美國財政部致高通的信中稱,華為正在積極參與5G標準的制定。如果高通在5G市場的“領導角色”被華為取代,則可能對美國構成威脅。
根據彭博報道,從1990年以來,只有5次公司并購因國家安全的原因被叫停。
彭博社報道評論稱,特朗普這項命令強調了特朗普政府在外國公司并購美國科技公司上的強硬態度。2017年9月,特朗普曾禁止中資背景投資者收購美國半導體公司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這也是25年來美國總統第4次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叫停外國公司對美國公司的并購。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擔憂面前,至少6家科技公司的并購交易在特朗普政府的干預下宣告流產。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是一個美國財政部、國防部等多個部門的跨部門間組織,審查對象是對美國公司構成外國控制權的外資并購交易,調查其是否會帶來潛在的國家安全風險。但近期有跡象顯示,CFIUS審查流程在審查時間和審查結果方面的不可預測性正顯著增加,另外除了歷來重點審查的半導體領域外,觸發審查的行業有擴大的趨勢。
針對外國投資更加嚴厲的審查還在后面。此前,德州參議員John Cornyn提出議案,稱希望就CFIUS的審查權限進行立法。
“這個事件表明,中國公司以后基本不可能接近任何美國的半導體公司。”Scott Kennedy表示。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對美國并購下降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