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的新希望”高峰論壇
在尋找中國創客第四季夏季峰會的“‘中國芯’的新希望”高峰論壇上,云天勵飛創始人陳寧擔任主持人,芯原微電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中天微CEO戚肖寧,紫光展銳高級副總裁吳慧雄,地平線智能解決方案與芯片事業部總經理張永謙,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合伙人宋春雨,Rokid平臺研發負責人朱斌等嘉賓參與討論。
“芯片作為高端制造業的皇冠明珠,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原動力,也是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可以說芯片強則產業強,芯片強則經濟強。”陳寧在論壇上表示。
未來15至20年是中國芯片趕超的好機會
此次論壇就“中國芯”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展開了討論,業內認為,中國具有市場、資本、人才優勢,未來15至20年有機會“彎道超車”。
芯原微電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呼吁企業支持國內芯片,“目前國內有很多好的芯片,但是采購卻不支持,中興事件出來后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就是國內推出芯片,大家要敢用,沒人支持國內的芯片,芯片就不會發展。”
中天微CEO戚肖寧稱,接下來15至20年是中國芯片趕超的好機會,“我們相信在物聯網和AI年代,不是一個電腦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中國的優勢在于有很多應用,在線消費也發展得很好。”
“我們有市場、資本、人才,接下來需要的只是時間,我們長期聚焦,一點點進步,只要有一個清晰的方向,面向市場做好短期和長期的規劃,遲早會有非常大的成就。”紫光展銳高級副總裁吳慧雄說。
AI、5G、物聯網誕生大量AI芯片需求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合伙人宋春雨認為,從資本的角度看,有三個方向“大有可為”:一是人工智能,從啞終端到智能終端,會誕生大量的AI芯片需求;二是5G作為基礎設施進來后會引入很多新場景;三是物聯網時代有非常大的機會,比如自動駕駛、智慧城市、智慧交通。
同時,宋春雨認為國家資本在“中國芯”的發展過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路由器、網絡設備、信息安全芯片支撐網絡自主可控,“這是對國家未來非常基礎的領域,國產化替代需要一定的國家干預。”
宋春雨還表示,國家資本能夠市場化容錯,“由于芯片本身創建領域風險極高,投資人要有允許創業失敗或者短期波折的心態,不能是急功近利的心態。整個行業來看,我們需要構建非常好的芯片產業投資、培育和成長,形成很好的氛圍,中國創新創業才能真正扎根,中國未來的芯片才有希望。”
傳統芯片已不能滿足行業需要
據悉,地平線、Rokid等創業公司已經開始自主研發AI芯片。芯片行業的特點是投入大、周期長、技術門檻高、收益慢,創業公司為什么要做難度如此大的行業?地平線智能解決方案與芯片事業部總經理張永謙稱,公司核心團隊有很多人是做深度學習軟件和算法出身,發現傳統芯片無法解決問題,為了更好的落地,服務市場和客戶,只能采用新架構,所以只能自己做。
Rokid平臺研發負責人朱斌表示,我們發現在做產品時有痛點,在設備端,人工智能算法要求高算力,經常導致通用芯片功耗很高。由于通用芯片用的是通用架構,而某些算法有實時性要求,在某些情況下由于系統調度等原因可能無法完成。從痛點出發,Rokid大概在去年9月開始定制自己的芯片,采用DSA(Driving Safety Alerting)架構,它從本身的產品和算法要求出發,用異構計算的方式整合到芯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