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浪潮的代表性技術是5G、物聯網(IoT)、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而這一切實現的基礎和核心就是芯片,是半導體技術。新一代信息浪潮的代表性技術是5G、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而這一切實現的基礎和核心就是芯片,是半導體技術。聞泰科技從一家小小的IDH(手機方案設計)公司出發,一路披荊斬棘成為全國最大的手機ODM公司,并更加勇敢地進入上游半導體領域。隨著貿易戰背景和功率芯片的地位,聞泰科技要想全方位布局,阻力也會伴隨左右。"
一問:華為“備胎”為何進行產業升級?
從功率芯片方面,聞泰科技是華為當之無愧的“備胎”。其收購的估值339億元的安世半導體則是該環節最重磅的資產。
安世半導體原來是芯片巨頭恩智浦剝離的標準件業務,從細分市場的全球排名看,二極管和晶體管排名第一,邏輯器件排名第二(僅次于TI),小信號MOSFET排名第二,汽車功率MOSFET排名第二(僅次于Infineon)。
公司的核心下游客戶包括博世、德爾福、思科、蘋果、谷歌、華為、三星、亞馬遜等。
在數據庫軟件、EDA軟件等領域,也有南大通用、華大九天等企業在開拓,雖然技術上尚有差距,但基本也能用。世上本沒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中國產業升級終究要走上自主研發的道路,華為的本土供應鏈遍布高端制造的各個環節,星星之火雖弱,但終究是充滿希望的。
二問:手機主業需維穩影響有哪些?
2018年,聞泰科技手機出貨量約9000萬部,出貨總量與國內手機巨頭HOVM(華為、OPPO、vivo、小米)幾乎相當,而且華為與小米的多款走量機型均出自聞泰之手。盡管在去年第三、第四兩個季度取得了歷史最佳業績,但聞泰科技2018年凈利潤仍出現相當程度的下滑,原有的手機ODM業務亟須維穩。
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聞泰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73.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6%;利潤總額6243.30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3.52%;歸母凈利潤6152.8萬元,同比下滑81.32%。
2018年手機外觀因全面屏興起出現巨大革新,因此產品結構出現調整致使公司營業成本增加;同時,2018年匯率波動及上游元器件漲價亦對公司利潤造成影響。目前聞泰科技海外出貨量占比約六成(包含國內廠商的海外機型),下一步公司將考慮對海外業務進行美元結算,從而盡可能地對沖匯率風險。
今年4月9日,聞泰科技披露了2018年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3.3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01.93萬元;公司總資產169.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5.21%。
由于元器件漲價及匯率波動導致采購成本增加,同時因提前預研5G等使得投入增加,聞泰科技去年整體利潤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從第四季度銷售額、營業收入以及凈利潤等數據來看,公司業績已出現積極拐點。
三問:收購安世集團哪些內容?
由于此次并購標的為全球汽車電子半導體行業龍頭安世集團,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這場并購案也格外引人注目。
本次交易標的安世集團前身為恩智浦的標準產品事業部,于2017年初開始獨立運營。安世集團為整合器件制造企業,其業務覆蓋了半導體產品的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的全部環節。目前安世集團在英國和德國分別擁有一座前端晶圓加工工廠,在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分別擁有一座后端封測工廠,并在荷蘭擁有一座工業設備研發中心。2018年安世集團模擬匯總財務報表利潤總額及凈利潤分別為16.7億元、13.4億元;剔除資產評估增值的影響后,安世集團模擬利潤總額及凈利潤分別為20.4億元、16.2億元。
目前安世集團主要客戶包括汽車、通信、消費等領域的諸多國際知名企業,未來在移動通信、智能汽車、物聯網等領域亦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并購完成后,聞泰科技將借力安世集團切入汽車半導體業務,并將安世集團所生產的電子產品核心元器件引入到國內消費電子領域。
四問:為何要切入半導體領域?
智能手機ODM行業毛利率較低,在全產業鏈中議價能力不強,行業景氣度下滑時容易受到下游市場壓制。半導體行業無論是在資金還是技術方面的壁壘都非常高,屬于制造業中的核心產業。2017 年,全球400多家半導體產品企業加權毛利率達到 44.5%。
根據半導體協會數據統計,2017 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到4122.21 億美元,其中分立器件銷售額達到 216.51億美元,市場份額占比5.25%。安世半導體是半導體分立器件細分龍頭,經營狀況穩健。2017年安世實現營業收入94 億元,歸母凈利潤8.18元,分別同比增長22%、2%;2018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達到34%,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新一代信息浪潮的代表性技術是5G、物聯網(IoT)、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而這一切實現的基礎和核心就是芯片,是半導體技術。新一代信息浪潮的代表性技術是5G、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而這一切實現的基礎和核心就是芯片,是半導體技術。聞泰科技從一家小小的IDH(手機方案設計)公司出發,一路披荊斬棘成為全國最大的手機ODM公司,并更加勇敢地進入上游半導體領域。隨著貿易戰背景和功率芯片的地位,聞泰科技要想全方位布局,阻力也會伴隨左右。"
一問:華為“備胎”為何進行產業升級?
從功率芯片方面,聞泰科技是華為當之無愧的“備胎”。其收購的估值339億元的安世半導體則是該環節最重磅的資產。
安世半導體原來是芯片巨頭恩智浦剝離的標準件業務,從細分市場的全球排名看,二極管和晶體管排名第一,邏輯器件排名第二(僅次于TI),小信號MOSFET排名第二,汽車功率MOSFET排名第二(僅次于Infineon)。
公司的核心下游客戶包括博世、德爾福、思科、蘋果、谷歌、華為、三星、亞馬遜等。
在數據庫軟件、EDA軟件等領域,也有南大通用、華大九天等企業在開拓,雖然技術上尚有差距,但基本也能用。世上本沒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中國產業升級終究要走上自主研發的道路,華為的本土供應鏈遍布高端制造的各個環節,星星之火雖弱,但終究是充滿希望的。
二問:手機主業需維穩影響有哪些?
2018年,聞泰科技手機出貨量約9000萬部,出貨總量與國內手機巨頭HOVM(華為、OPPO、vivo、小米)幾乎相當,而且華為與小米的多款走量機型均出自聞泰之手。盡管在去年第三、第四兩個季度取得了歷史最佳業績,但聞泰科技2018年凈利潤仍出現相當程度的下滑,原有的手機ODM業務亟須維穩。
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聞泰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73.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6%;利潤總額6243.30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3.52%;歸母凈利潤6152.8萬元,同比下滑81.32%。
2018年手機外觀因全面屏興起出現巨大革新,因此產品結構出現調整致使公司營業成本增加;同時,2018年匯率波動及上游元器件漲價亦對公司利潤造成影響。目前聞泰科技海外出貨量占比約六成(包含國內廠商的海外機型),下一步公司將考慮對海外業務進行美元結算,從而盡可能地對沖匯率風險。
今年4月9日,聞泰科技披露了2018年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3.3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01.93萬元;公司總資產169.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5.21%。
由于元器件漲價及匯率波動導致采購成本增加,同時因提前預研5G等使得投入增加,聞泰科技去年整體利潤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從第四季度銷售額、營業收入以及凈利潤等數據來看,公司業績已出現積極拐點。
三問:收購安世集團哪些內容?
由于此次并購標的為全球汽車電子半導體行業龍頭安世集團,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這場并購案也格外引人注目。
本次交易標的安世集團前身為恩智浦的標準產品事業部,于2017年初開始獨立運營。安世集團為整合器件制造企業,其業務覆蓋了半導體產品的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的全部環節。目前安世集團在英國和德國分別擁有一座前端晶圓加工工廠,在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分別擁有一座后端封測工廠,并在荷蘭擁有一座工業設備研發中心。2018年安世集團模擬匯總財務報表利潤總額及凈利潤分別為16.7億元、13.4億元;剔除資產評估增值的影響后,安世集團模擬利潤總額及凈利潤分別為20.4億元、16.2億元。
目前安世集團主要客戶包括汽車、通信、消費等領域的諸多國際知名企業,未來在移動通信、智能汽車、物聯網等領域亦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并購完成后,聞泰科技將借力安世集團切入汽車半導體業務,并將安世集團所生產的電子產品核心元器件引入到國內消費電子領域。
四問:為何要切入半導體領域?
智能手機ODM行業毛利率較低,在全產業鏈中議價能力不強,行業景氣度下滑時容易受到下游市場壓制。半導體行業無論是在資金還是技術方面的壁壘都非常高,屬于制造業中的核心產業。2017 年,全球400多家半導體產品企業加權毛利率達到 44.5%。
根據半導體協會數據統計,2017 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到4122.21 億美元,其中分立器件銷售額達到 216.51億美元,市場份額占比5.25%。安世半導體是半導體分立器件細分龍頭,經營狀況穩健。2017年安世實現營業收入94 億元,歸母凈利潤8.18元,分別同比增長22%、2%;2018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達到34%,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