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對于國內市場而言,一提到模擬IC,就會想起國外的產品,因為一直以來,模擬IC就是國內難以越過的“坎”,因此,從事國內模擬芯片研發的企業微乎其微。隨著國家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扶持,中國的模擬芯片產業有了長足進步,國產模擬IC不光成為很多消費級產品的標配,也有的已經遠銷國外,從數量的角度而言,目前國內自主生產的模擬芯片已經成為全球市場上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電源管理芯片和電壓控制芯片是模擬芯片的主體
大自然中百分之八十的信號是模擬信號,但是計算機很多芯片是數字芯片,而模擬芯片正是連接大自然萬物和計算的紐帶,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芯片。從模擬芯片的應用市場而言,它的應用非常廣泛,模擬芯片廣泛應用造無線通信、工業、消費電子、計算機、醫療、智能硬件和汽車等領域。以模擬芯片的電路分析而言,模擬芯片主要是電源管理芯片和電壓控制芯片。所謂電源管理芯片是在電子設備系統中起到對電能的變換、分配、檢測和電能管理的芯片,它的作用包括識別CPU供電幅值,然后產生相應的短矩波,輸出到后級電路中,得到相應的功率輸出。ADI和TI等都是這類芯片的主要企業。
不同于電源管理芯片,電壓控制芯片的作用是進行電路中的電壓控制和輸出,是電子產品中重要的保護芯片,保護電路保障產品安全,調節器、控制器、檢測器、充電寶、鋰電池、充電器、鋰離子、手電筒、轉換器、驅動器等中都有電壓控制芯片。英飛凌和ST等都是這類芯片的主要廠商。
雖然國內模擬芯片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產業仍有難題需待解決,比如下面這些。
國內模擬芯片產業的痛點
模擬芯片的設計難度很高,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尤其是高端模擬芯片,任何一點小小的突破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由于模擬芯片技術來源于美國,小時候很多模擬技術教程也是美國為主,這就導致了國內在技術體系和核心人才上的缺失,國內模擬IC人才緊缺。
以全球模擬芯片市場來看,國外的市場更加成熟,產業更完善,國內模擬芯片企業起步晚,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據相關數據統計,全球十大模擬芯片廠商之中,美國占了六家,日本,德州,瑞士,荷蘭各站一席,這其實包括大名鼎鼎的ADI、德州儀器、ST、瑞薩、恩智浦、安森美和英飛凌等企業。對于大型的企業而言,選擇國外的模擬芯片更可靠,國內芯片的品牌認知有待加強。國內模擬芯片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同質化競爭的嚴重造成了產品的價格戰,不利于企業創新和發展。除了集中在中低端,國內模擬芯片還集中在消費電子,工業和汽車市場仍有很大提升空間,這也是國內模擬芯片企業面臨的主要痛點。
國內模擬IC企業如何突破?
國內模擬IC企業如何突破,對此,一位資深的模擬芯片專家曾對筆者表示,對于阻礙國內模擬IC產業壯大的關鍵無非是專利和性能,而企業要想打破產業生態,讓自己的產品成為企業的首選品牌。必須要創新,換道超車是個不多的選擇。讓產品在技術創新的同時,能做到成本優于前十大供應商,而專利這塊,根據資自身的實力,突破傳統設計架構,獲得新的基礎專利,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力。
國內模擬芯片產業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筆者認為,一方面國家繼續堅持對芯片產業的扶持,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模擬IC人才的培養,從小就形成對產業和技術的重視,培育出高端的領頭人物,其實國內并不缺模擬IC的普通人才,而是缺乏金字塔頂尖的電路設計和規劃人才。還有一方面就是加大對重點模擬IC企業的扶持。除此之外,還得重視對模擬IC人才的挖掘,很多模擬IC人才是行業的寶,圣邦微電子董事長張世龍也是知名模擬芯片人才,后回國創辦圣邦微。還得學學華為200萬挖AI人才那樣重視起來模擬IC頂尖人才,只有行業熱起來,才能火起來。近年來,圣邦微電子、士蘭微和全志科技等國內知名模擬芯片企業的崛起,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企業的力量。還有AI和物聯網產業給模擬芯片企業帶來的機遇,希望這些企業能抓住機遇,早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