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日本經濟新聞》 的報導,半導體大廠英特爾 (Intel) 準備大規模投資在自駕車的領域,開發自駕車專用的處理器。而且,目前英特爾內部已經成立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開始進行相關的研究與發展計劃。
報導指出,在過去個人電腦發展的年代,英特爾幾乎成為個人電腦處理器的代表詞。然而,隨著個人電腦產業的逐漸消退,英特爾也不得不轉型到其他發展領域中。而在即將來臨的自駕車時代中,英特爾也同樣希望能夠復制個人電腦處理器的成功經驗。
事實上,自駛車其實就是電腦系統操控的汽車。因此,自駕車的處理器芯片必須能夠處理來自自駕車身上的諸多感測器、攝像頭等等傳送進來的大量資訊,用以分析與處理當前的交通、周邊環境以及路上各種異常現象然后對方向盤、剎車、燃油等系統實施相應操控。
英特爾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 Elliot Garbus 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駕車上密集的資料處理業務,其強度類似于當前高性能服務器所用的處理器。所以,就本質上來說,自駕車就是一個以輪子上在陸地上移動的數據中心。
Elliot Garbus也強調,未來自駕車專用處理器除了具備強勁的處理性能之外,英特爾也準備讓處理器具備多樣性和適應能力。就與過去的個人電腦一樣,汽車處理器也能夠應用于各式各樣的車輛中。就此方面來觀察,在英特爾眼中,自駕車已經成為個人電腦、智能手機之后,另外一個大量處理器芯片的應用領域。所以,英特爾希望能夠加速開發,搶占市場占有率。
《日本經濟新聞》 指出,過去一段時間,英特爾已經徹底在智能手機處理器市場失守,將此一市場拱手讓給美商高通 (Qualcomm) 與臺灣聯發科。如今,在自駕車領域,從汽車駕駛系統部分來看,顯然英特爾已經落后給 Google、 Uber、 Tesla 以及傳統許多大型車廠。因此,英特爾在此領域,開始轉移專注方向,朝過去所擅長的處理器方面發展。
2016 年年中,英特爾就宣布將和德國寶馬 (BMW) 、以色列 Mobileye 合作,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產品將會在 2020 年問世。在這個合作協議中,規劃由英特爾專注擅長的處理器芯片發展,而以色列 Mobileye 公司則在電腦影像識別、機器學習、以及資料分析等領域發展。另外,2016 年 5 月份,英特爾也收購了一家電腦視覺識別公司 Itseez,就被認為是針對進入自駕車領域的技術準備。
當然,在自駕車芯片領域,英特爾亦將面臨一大批實力強勁對手的挑戰。這其中包括英偉達(Nvidia)、高通,以及日本瑞薩電子(Renesas)等。事實上,面對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的萎縮,這些年英特爾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定位。之前,英特爾曾經在物聯網芯片、無人機芯片市場等廣泛投資。但是,這些市場的規模還十分有限,無法彌補電腦處理器芯片市場下滑的部分。如今,英特爾希望能在自駕車風潮的浪頭上分得一塊市場,以找回未來發展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