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時間4月27日的特斯拉Q1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全球半導體短缺和港口延誤都影響了其生產目標。在近期的第十九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2021上海車展”)上,多家整車廠被問及一季度產銷量時也均表示,芯片短缺導致產能無法完全釋放,產量跟不上影響了銷量。
自去年底以來,汽車缺“芯”的話題關注度日益提升,車廠紛紛呼吁管理部門介入協調,工信部更是在一個月內兩度召開了汽車芯片供應問題研討會。
那么,汽車行業到底缺哪些芯片?這背后的因素又是怎樣的?
對此,上證報記者采訪了整車廠、芯片設計公司、晶圓廠等產業鏈企業并了解到,目前,不僅是汽車行業,而且從消費到工業,再到家電等各行各業也都面臨著缺“芯”的狀況,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則是由于各行業對經濟狀況的預期與實際不符。各方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經濟可能大幅下滑,不敢正?;虼蠓鶄湄浶酒珜嶋H上疫情并未導致經濟大幅下滑,數據中心、筆記本電腦(包括平板)、傳感器等需求反而快速增長,全球量化寬松政策也刺激了汽車、消費電子等需求的提升。此外,由于建廠及量產周期長,全球半導體產能短期內無法滿足急劇增長的需求。
如何化解汽車的煩“芯”事呢?芯片產業界資深人士認為,汽車缺“芯”折射的大國背后的芯片角力,進一步反映出中國發展半導體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建議相關部門切實扶持產業發展:一是更扎實推進國產替代工作,給予國產芯片公司更多進入應用領域的機遇;二是更加重視上游的半導體設備、材料領域發展。
眾多車企缺“芯”:導致減產甚至停產
北京時間4月26日,特拉斯發布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公司當季的凈利潤達4.38億美元,超出預期。在之后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特拉斯在第一季度也面臨了供應鏈困難,全球半導體短缺和港口延誤都影響了其生產目標。
自去年底以來,汽車缺“芯”的話題日益受到關注,多家車廠表示因缺芯停產。比如,蔚來董事長兼CEO李斌此前表示,受芯片短缺影響,3月29日起,蔚來汽車“江淮蔚來”合肥制造工廠暫停汽車生產5天。
“現在是考驗供應鏈掌控能力的時候?!碧峒捌嚾薄靶尽?,上汽一位人士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目前所有的車廠確實都面臨著芯片緊張的問題,但供應鏈強大的公司只是緊張,供應鏈掌控力度弱的公司可能就真的要停產。
公開報道顯示,除蔚來汽車外,雷諾集團、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大眾汽車、豐田、日產、本田等整車廠均表示過,因為缺“芯”,部分公司減產或被迫短暫停產。比如,福特汽車1月8日曾表示,由于芯片短缺,其在美國肯塔基州的工廠停產,預計將減少汽車產量10萬輛。
到底缺什么“芯”:微控制器最為緊俏
此前,市場機構英國埃信華邁預測,今年一季度全球約有100萬輛汽車因缺“芯”推遲交付,全年全球汽車產業額將減少600億美元。
汽車產業到底缺什么芯片呢?
近期多家媒體報道,MCU(微控制器)是本輪汽車最缺的芯片之一。記者了解到,作為“多點控制單元”,MCU廣泛應用于汽車的車窗控制、雨刷控制、座位調節、空調及影音系統中,一輛傳統汽車需要70顆以上的MCU芯片,智能汽車的需求量甚至要超過300顆。
“不僅是MCU,存儲芯片、功率器件、傳感器等供應也都很緊張。”瑞薩電子工業芯片部門的產品線負責人俞志宏告訴上證報記者,隨著汽車朝著電動化和智能化發展,車身、儀表、影音、電控系統等電動化提升,汽車對MCU、CPU(中央處理器)、存儲器、傳感器、功率器件的需求大增,自動駕駛技術則需要更多的傳感器、毫米波雷達、車載攝像頭等。
資料顯示,自動駕駛技術大幅提升對傳感器的數量和質量要求,L2級自動駕駛傳感器數量約為6個,L3約為13個,未來L5要達到30個以上。
本輪MCU缺貨將會持續多久?航順CEO劉吉平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也許到今年底,也許會延續到明年底,這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不過,他認為,MCU已經沒有太多漲價空間。
汽車緣何缺“芯”:折射行業迅速復蘇
對于汽車缺“芯”,近期多方人士對上證報表示,背后原因一是歐美晶圓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開工不足;二是由于汽車整車大廠沒有未雨綢繆充分備貨芯片庫存;三是2020年下半年以來汽車行業復蘇迅速,導致缺“芯”危機凸顯。
“我們最近拿到一個白色家電項目,現在就連洗衣機也缺‘芯’?!庇嶂竞暾f,缺“芯”不單是汽車行業的困境,用到芯片的行業都面臨著芯片產能緊張的難題?!斑@個白色家電客戶從前對我們愛答不理,現在則急著求我們出貨?!?/p>
“MCU主要分為消費、工業控制、車規三大類,目前三個品類全部爆缺?!眲⒓竭M一步介紹,汽車MCU用量是有大幅提升,但相對于消費電子和工業控制,車規級MCU的量更小,中國芯片創業者比較務實,基本上先從需求量大的消費切入,逐步往高端邁進,目前已經基本到了進入高端的時間點。
據了解,車規級即Automotive Grade,指滿足車載等級要求的元器件,其相關“可靠性”等指標要求高于消費電子用元器件(消費級),業界通常的標準為通過AEC-Q認證(汽車電子委員會認證)。
“晶圓廠短暫停產不是本輪車廠缺芯的主要原因?!?俞志宏介紹,以往,歐美生產汽車芯片的晶圓廠也因各種因素時有停產,但這種短暫停產不會造成芯片缺貨。事實上,疫情以來,歐美的晶圓廠幾乎一直都處于滿產狀態。
對于汽車缺“芯”及全球半導體產能緊張的現象,俞志宏認為,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各行業對經濟狀況的預期與實際不符: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各方認為全球經濟可能大幅下滑,不敢正常或大幅備貨芯片,但實際上,疫情并未導致經濟大幅下滑,數據中心、筆記本電腦、傳感器、IoT(物聯網)等對芯片的需求反而快速增長,全球量化寬松政策也刺激了汽車、消費電子等需求大幅增加。由于建廠及量產周期長,短期內全球半導體晶圓產能無法滿足急劇增長的需求。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復蘇”,也驗證了上述經濟向好導致缺“芯”的邏輯。中汽協發布數據,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1.6萬輛和2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5倍和2.4倍;今年第一季度的銷量分別為53.3萬輛和51.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倍和2.8倍。公開信息顯示,通用汽車、雷諾等近期也表示汽車銷量大增。
如何化解“芯”事:大力發展國產芯片
汽車缺“芯”潮下,車廠紛紛呼吁管理部門介入協調,工信部更是在一個月內兩度召開了汽車芯片供應問題研討會,并發布了《汽車半導體供需對接手冊》。
對此,有芯片業內人士表示,此番缺“芯”讓汽車全產業鏈意識到國產汽車芯片的重要性,政府推動也使得整車廠愿意給國產芯片更多的驗證和進入機會,這將給包括國產汽車芯片在內的國產汽車電子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車規級MCU的價格高,毛利高,但門檻也高,真正進入整車廠的周期更是比較長?!睂Υ?,航順CTO王翔認為,此番缺“芯”讓很多芯片公司邁向了車規級產品的研發,但短期內,已經量產或正在研發的廣告效應大于實際出貨效應。整車廠采用一款芯片,不僅關注芯片本身的性能指標,還要考量芯片公司的產能供給量、產品穩定性、ISO質量認證之類相關因素。王翔告訴記者,他希望業界一起努力,在1至2年內突破國產MCU在整車廠的高端應用,不僅可進入車窗、雨刷等應用領域,還能打入車輛的中控系統。
目前,全球汽車芯片市場大部分份額掌握在恩智浦(NXP)、英飛凌、瑞薩、ST(意法半導體)、TI(德州儀器)等國際芯片大廠手里。
“汽車芯片的研發難度高、周期長,國產汽車芯片短期內很難替補放量。”對此,有晶圓廠人士進一步分析稱,此番汽車缺“芯”給國產芯片公司帶來的機遇就是,國產芯片公司將獲得更多的進入車廠驗證的機會。
“信息化、智能化競爭的核心和基礎是半導體,半導體的競爭,最終是上游設備和材料的競爭?!睂τ诨馄嚐靶尽笔?,半導體界資深人士、文治資本創始合伙人唐德明強調,汽車缺“芯”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大國的芯片角力,進一步反映出中國發展半導體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他建議相關部門切實扶持產業發展:一是要更加扎實推進國產替代工作,給國產芯片公司進入應用創造更多機遇;二是更加重視上游半導體設備、材料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