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個芯片領域差不多只有兩個聲音,一個是缺貨,一個是漲價。
而市場供求關系的原因,因為缺貨,所以漲價,同時漲價又帶動大家囤貨,然后又漲價,于是從原材料到設備,再到晶圓代工,再到成品,什么都漲。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看到各大晶圓大廠,都是卯足了勁,不斷的擴產,特別是成熟工藝,特別是28nm工藝,臺積電擴產、中芯擴產、格芯、聯電等也在擴產。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幾年,將會是芯片制造產業最內卷的幾年,其中最內卷得最厲害的,估計就是3nm和28nm工藝。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3nm是最先進的工藝,為何也內卷,這就是因為明年將會是臺積電、三星進入3nm后最關鍵的一年。
三星要靠3nm,來搶臺積電的市場,而臺積電要靠3nm來穩住自己的市場,那么雙方將在3nm上展開最激烈的競爭,而客戶只有這么多,所以3nm必然卷起來。
至于28nm就不用說了,28nm是先進工藝與成熟工藝的分界點,雖然手機、電腦進入了7nm、5nm、3nm時代,但大多的數汽車芯片、物聯網芯片等,用28nm就夠用了。
而現在Top10的晶圓代工廠中,除了臺積電、三星主攻10nm以下的芯片外,其它的8大廠商,都以成熟工藝為主,其中28nm又是重中之重。
像格芯、聯電、中芯、華虹、力積電等等企業,28nm都是主要芯片工藝之一,競爭本就激烈,今年又開始擴產,產能很多都是翻倍式的擴產,甚至臺積電都擴產28nm了。
而市場需求接下來雖然會增大,但總體來看,市場需求的增長是低于產能的增長,所以也許前期可以緩解缺芯情況,但接下來就可以預見的是,28nm工藝也將卷得非常厲害。
這對于國內兩大代工企業中芯、華虹而言,其實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為當內卷特別厲害時,那么就只有降價,看綜合實力等了。
所以近日也傳出格芯、聯電或重啟10nm以下工藝,就是不想都在28nm這樣的工藝上卷,而是想發展先進工藝,減少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