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芯片是由晶體管構成的,一定程度上而言,晶體管越多,性能也就越強。
而晶體管越多,那么芯片的面積也越大,所以在同等工藝下,我們基本可以認為芯片面積越大,芯片性能也就越強。
所以很多廠商在工藝無法前進,但又要追求性能的前提下,就是把芯片做大。
比如那個美國的那家“Cerebras Systems”公司,就一直以生產全球最大的AI芯片而出名。
第一款芯片是2019年8月份發布的,名字叫WSE-1,采用了16nm工藝,塞進了1.2萬億個晶體管(是麒麟9000芯片的80倍左右),一顆芯片的面積就高達46225mm?,約是一顆麒麟9000芯片面積的460倍。
而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這家公司發布第二款AI芯片,叫做WSE-2,這次升級成7nm工藝,塞進了2.6萬億個晶體管,芯片面積不變。
當然,這塊芯片也確實很牛,還集成了85萬顆AI優化內核,據稱可以提供人腦級別的AI計算能力。
而這顆芯片發布后,大家猜測可能會與第一代AI芯片一樣,被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用于超級計算機上。
但沒想到的是,這次Cerebras Systems找到了另外的土豪買家,那就是阿聯酋云計算公司G42(用于油氣開采領域的高性能計算)。
而價格據稱比第一代AI芯片更貴,至少超過300萬美元以上,也就是接近或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要知道第一代AI芯片制造的成品的超算才500萬美元左右。
有意思的是,這么簡單粗暴的堆料,然后還賣這么貴的芯片,Cerebras Systems的CEO還表示市場非常歡迎,目前公司已經實現了盈利,并且很多客戶對于他們的第二代AI芯片很感興趣,在遠程試用,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合作可能。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