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能手機砍單傳聞持續發酵,一路走來,手機銷量的增速從疫情爆發時期步入疲態,安卓品牌紛紛搶占高端機市場,但似乎越來越“賣不動了”。
作為和智能機強相關的TDDI芯片,再次受到市場關注(上一次是還是2021年缺漲,驅動IC大廠賺得盆滿缽滿),不少人認為由于智能手機拉貨放緩,手機TDDI芯片庫存過多,要降價了。甚至有手機屏幕模組剛出爐就跌價,模組廠和現貨商橫豎睡不著,背后的DDIC(顯示驅動IC)市場要變天了嗎?
閱讀本文,你將了解:
1、什么是(手機)TDDI芯片?
2、TDDI、DDIC芯片的現狀與變化
3、手機DDIC大廠情況
3、手機砍單背后:跌不停的DDIC價格
什么是(手機)TDDI芯片?
TDDI芯片(Integration of Touch & Driver)是一種顯示驅動與觸控技術一體化的芯片,把獨立的驅動IC(Display Driver IC,簡稱“DDIC”)及觸控IC整合進單一芯片中,常用于手機、平板等移動電子產品。
來源:網絡
過去觸控和顯示功能都由兩塊芯片獨立控制,而TDDI帶來了一種統一的系統架構,實現了屏幕觸控與顯示的統一控制,在提升整體感應靈敏度,減少顯示噪聲,手機薄型化,提升面板透光率,減少組件數量降低成本,簡化供應鏈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
在下游應用上,智能手機TDDI芯片與中小型顯示驅動芯片強綁定,TDDI芯片、顯示驅動IC、顯示面板的關系具體可以拆解如下:
1、智能手機是TDDI的主流應用。
數據顯示,2020年中小型顯示驅動芯片占總需求30%,其中智能手機占比最高,LCD TDDI和OLED DDIC合計占比約20%;Omdia曾預計2020年LCD觸控和顯示集成驅動芯片(TDDI)有8.73億顆的出貨量,用于智能手機顯示屏的TDDI出貨量的預測達到了7.81億顆,其次是快速滲透的平板電腦TDDI(8400萬顆),逐漸成熟的車載TDDI市場(500萬顆)。
2、主流DDIC中,又分為LCD驅動芯片和OLED驅動芯片,且大尺寸DDIC占大頭。
2020年受疫情影響,顯示驅動芯片需求量實現同比兩位數增長達80.7億顆,其中:大尺寸顯示驅動芯片占總需求 70%,中小型顯示驅動芯片占總需求30%。
3、DDIC的分類又和目前顯示面板的份額有關。搭載DDIC的顯示面板主要包括 LCD(當前顯示面板的主流) 和 OLED。
因此在屏幕顯示領域,手機TDDI像是一個“混血兒”,它是一種在小型顯示面板中應用小型DDIC的芯片方案,盡管處于細分領域,但和中小型顯示驅動IC,LCD、OLED顯示面板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本文嘗試從顯示驅動IC、TDDI這兩個領域進一步挖掘手機TDDI的市場表現。
手機TDDI與它的DDIC市場近兩年經歷了什么?
近幾年智能手機“5G+高刷新率”新應用需求暴漲,TDDI芯片及其系統單芯片的產品出貨在攀升。
2020年,全球顯示驅動芯片需求量80.7億顆(包含TDDI+驅動IC)里面,中小型顯示驅動芯片占就占了總需求的30%,智能手機占比最高,LCD TDDI和OLED 驅動IC合計占比約20%。其中OLED 驅動IC又在全球智能手機應用中需求最高,2021年占比約為85%。
手機TDDI芯片的供應一點也不神秘,它主要依賴于各大驅動IC廠商及半導體設計廠商等,DDIC主要依賴8英寸晶圓成熟制程,TDDI大多導入到12英寸晶圓產線,去年和MCU、PMIC等一同經歷過缺貨暴漲,不過隨著終端拉貨放緩,從2021年年底到2022年第一季度,DDIC和TDDI需求逐漸減弱:
2020年6月,驅動IC放出緊缺信號,開始漲價。
2020年9月,傳TDDI漲價潮將至,尤其在美方擴大禁令后,觸控驅動IC出貨緊張,供應鏈傳出華為搶備手機芯片庫存,向臺系驅動芯片大廠聯詠、敦泰等主動加幅5-10%拉貨的消息。受5G手機的新發展,當時也是拉貨旺季,8寸產能頗為吃緊。
2020年10月,集創北方、富滿電子、明微電子等驅動IC廠商紛紛宣布調價。臺灣面板驅動IC龍頭聯詠以及全球最大觸控IC廠敦泰10月份漲價,聯詠漲幅高達10%至15%。
2021年4月-6月,受惠于疫情衍生出的宅經濟效應,帶動IT產品需求在2021年持續增溫,驅動IC需求量同步上升。8寸晶圓受到其他高毛利芯片的產能排擠影響,供貨吃緊。相關消息顯示,OLED屏幕驅動芯片價格暴漲,二季度在一季度上漲的基礎上再漲20%。
期間聯詠表示,TDDI在過去1-2季因成本上升且需求強勁,聯詠的售價也進行調漲;矽創的驅動IC從年初至第3季,調漲報價幅度可能累計達30%;敦泰產品報價從2020年第2季起陸續調整,跟2020年首季相比,該公司的TDDI芯片售價大約已上漲一倍。
2021年10月,電視、Chromebook以及手機等終端應用都傳出部分客戶拉貨力度出現放緩跡象,此前行情火熱的驅動IC、TDDI、電源IC等也在供需方面出現松動。驅動IC廠商相關人士表示,未來一段時間的驅動IC以及TDDI等相關產品行情或許會進入一段穩定期。業內人士透露,除了此前傳出Chromebook供應鏈出貨目標修正之外,有應用于手機的TDDI等需求減弱,部分客戶擔心后續出現庫存太多的問題。
2022年3月,消費電子及智能手機砍單消息不斷傳來,有業內人士透露,手機TDDI芯片價格在2022年二季度可能會大幅下跌。
從2020年到2021年,多家驅動IC廠商經過幾輪的漲價潮,毛利率都已經來到了50%以上,并憑借近一年的行情賺得盆滿缽滿,但近期DDIC及TDDI芯片等相關產品的行情似乎正在走下坡路。
由于智能手機需求低迷,陸續傳出手機出貨被砍單。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國內各大安卓手機品牌2022年迄今已削減約1.7億部訂單(占2022年原出貨計劃的20%),其中70%以上的訂單使用聯發科芯片。由于消費者信心低迷,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訂單可能會繼續減少。
基于庫存過高,手機砍單,市場傳出手機DDIC、TDDI芯片的出貨也將有衰減,引發降價。不少消息人士對于智能手機砍單,品牌手機供應商放慢下單速度,拖累手機TDDI芯片的需求開始擔憂,主要聚焦在以下三個方面:
1、由于TDDI芯片庫存過多,此類芯片價格在2022年Q1進一步下跌
2、相關TDDI芯片供應商面臨降低Q2報價的壓力
3、國內手機廠商正尋求在更多型號中采用OLED顯示屏,或對TDDI芯片的需求和價格產生長期負面影響
手機砍單背后:跌不停的DDIC價格
縱向對比2020年年初,那時行情還沒起來,9元左右的HD DDIC市場價,如今賣到18.5-20元;至于HD+ DDIC的價格,因為每款市占率、庫存不同,如今價格在18.5-21元,也有個別HD+ DDIC貨相對少,還要20+。
DDIC行情大致從2020年6月起來,市場陸續備貨,到了9月華為拉貨,進一步推高了大家的備貨熱情,現貨市場也紛紛搶著備貨,于是從2020年到2021年相當長一段時間,DDIC經歷了暴漲過程。
不過,從2021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手機DDIC的行情其實已經在下行,市場價跌不停。消費市場需求減少直接造成了砍單,手機DDIC價格的降低,反過來更加削弱了終端備貨的意愿。
2021年全球DDIC季度價格變化顯示,Q3 DDIC價格增幅整體趨緩,其中Mobile OLED DDIC價格環比增幅最高,為10%;到了Q4,手機DDIC價格漲幅明顯變小,Mobile LCD DDIC(含TDDI及外掛IC)價格趨于穩定,預計總體價格漲幅低于6%。
來源:CINNO Research
可以看出之前猛漲的行情出現疲軟,現貨市場低于預期,客戶是手機屏幕模組廠的一名DDIC銷售表示:“以前隨便拿貨都能賺錢,如今,年初備貨的也沒等來行情,隨著DDIC不斷跌價,只會越來越虧,大家都不敢備貨了,就算接到訂單,也只是接一點做一點。最極端的情況,有模組廠剛做出來就跌價,再做下去恐怕要虧得一塌糊涂。”
手機砍單的傳聞從2021年年底開始醞釀了一段時間,消費降級之外的DDIC、TDDI市場價下跌,進一步讓終端備貨意愿減弱,據說有些跌得猛的型號比原廠價格還低,一些“倒爺”正在瘋狂拋貨。
據說原廠聽說現貨市場跌價跌得猛,可能會和大客戶談新價格,因此現貨市場及終端都在觀望第二季度的情況。
全球TDDI供應商以中國臺灣和大陸供應商為主。廠家主要有中國臺灣地區的聯詠、敦泰、奇景、譜瑞等,三星LSI、SiliconWorks(手機應用占比少)等原驅動IC廠商也加碼TDDI市場,中國大陸廠商主要為韋爾股份(已收購Synaptics亞洲TDDI業務)、集創北方、晶門科技、格科微。
驅動芯片龍頭廠聯詠的TDDI產品打入了中國大陸前五大品牌OPPO、Vivo、小米等廠商的旗艦機種,并進入華為供應鏈,逐漸占據較大的TDDI市場份額。
奇景光電旗下TDDI芯片成功導入韓國一線智能手機品牌廠、車用顯示器及其他應用產品。
亞洲第一大觸控芯片廠商敦泰客戶中有華為。
韋爾股份2020年年報顯示,TDDI 核心團隊繼承原 Synaptics 位于亞洲的 TDDI 產品研發和支持團隊,占公司 2020 年度半導體產品設計研發業務營業收入的比例達 4.31%,應用在智能手機上。而此前Synaptics 公司的TDDI 芯片主要客戶為華為、OPPO、三星、小米等知名手機廠商,Synaptics 打造了高中低檔全系列產品系列。
格科微的TDDI產品最終應用在聯想、HP、TCL、小天才、小米、傳音、 諾基亞、Reliance(印度Reliance Jio手機)等境內外主流品牌的產品中。
以兩家DDIC大廠的最新財報情況為例,今年的DDIC市場恐面臨多重挑戰。
DDIC龍頭聯詠2022年2月營收月減 4.81%,驅動IC業績月減 8.61%,年增 37.93%,聯詠認為,第一季度中小尺寸驅動IC業績約持平。外資指出,考慮到大陸終端需求不確定性上升,聯詠下半年獲利表現恐受壓,成長空間相對有限。
奇景光電CEO曾在2021年第四季度業績的電話會議中表示,預計奇景2022年第一季度中小型DDIC業務收入將環比小幅下降中個位數(但同比增長約 30%),其中智能手機IC業務將連續下降兩位數,主要原因是受到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銷售放緩、智能手機制造商庫存積壓以及新產品生產周期延長的挑戰。此外,由于其新一代DDIC需要更長的生產時間,產量將在第一季度有所減少,預計第二季度開始恢復正常。
據CINNO Research,2021年年底手機LCD DDIC供需逐步平衡,品牌端中低階產品庫存水位偏高,而OLED滲透率持續增加,需求大,手機OLED DDIC產能被擠占引起產能不足,OLED手機面板驅動芯片市場仍面臨供需難題。
結語
在消費電子寒冬降至的背景下,手機品牌大廠們推高端的推高端,造車的造車,紛紛尋找新的成長機會,相關芯片大廠們也憑借著各領域的應用開拓新市場,努力走出大環境中的低谷。
但砍單之后,擺在轉型本就不易的供應鏈中小企業眼前的,或許只有那個不變的“難題”:下個寒冬,該如何安穩度過?
產業鏈上游的興起離不開應用市場的需求,需求的劇烈變化,無論是興起或者衰退,都牽一發而動全身地影響著上游各類芯片的市場興衰。
如今消費電子砍單陸續引發產業鏈震動,上游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IC、觸控芯片等一系列電子零部件廠、下游銷售市場難逃沖擊,除了手機屏幕用的DDIC/TDDI,手機SoC、存儲、攝像頭相關芯片也可能遭受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