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博通正就收購美國云計算企業VMware Inc.(威睿)進行深入談判,這很有可能成為今年以來的最大規模收購交易之一。
知情人士說,這兩家科技公司正在討論一項現金加股票的交易,如果談判不破裂的話,這項交易可能很快就會達成。據悉,這兩家科技公司計劃本周四宣布一項現金加股票的交易,價值約為每股140美元。部分知情人士提醒說,價格還未最終敲定,可能還會有變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并購消息傳出前,VMware的市值在403億美元左右。在消息傳出后美股開盤VMware股價暴漲飆升到超500億美元。博通市值則是在2200億美元左右,居然較前一日小幅下滑。
如果按照華爾街報道的博通的報價達到600億美元,對比VMware市值403億美元情況下,溢價接近50%,相信股東們應該很難接受。
眾所周知,博通是全球最大的無廠半導體公司之一,產品為有線和無線通訊半導體。博通有2000多項美國專利和800多項外國專利。曾經是全球最大的WLAN芯片廠商。
在此前統計的2021年全球十大IC設計廠商排名中,博通以210.26億美元的營收排名第三,同比增長18%。博通作為全球智能手機端射頻芯片的領導者,為蘋果iPhone系列及其他智能手機提供射頻芯片。受益于網絡芯片、寬頻通訊芯片及儲存與橋接芯片業務增長,博通呈現出一系列穩定表現。此外, 博通設計的芯片還覆蓋無線通信、車聯網、網絡基建和高性能計算等熱門領域。
(整理自公開資料,OFweek維科網制圖)
此次被收購的一方VMware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帕洛阿爾托,是全球云基礎架構和移動商務解決方案廠商,提供基于VMware的解決方案,企業通過數據中心改造和公有云整合業務,借助企業安全轉型維系客戶信任,實現任意云端和設備上運行、管理、連接及保護任意應用。
值得注意的,VMware曾是現任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的老東家,在基辛格離職后,自2003年加入VMware的Raghu Raghuram則成為了VMware新任CEO。Raghuram曾在構建并指導了VMware云計算業務和SaaS轉型,在VMware的并購戰略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并購狂魔”博通,曾差點收購高通
資料顯示,當今博通的前身,還曾經只是惠普旗下的一個半導體產品部門。該部門于1999年從惠普剝離出來成為了安捷倫科技公司旗下的半導體部門。直到2005年,私募基金KKR和銀湖資本以2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安捷倫科技的芯片部門,成立了安華高。2015年,安華高宣布將以370億美元的架構并購博通,創造了當時并購史的新紀錄,也成為了著名的“以小吃大”事件之一。并購完成后,“新博通”即現在的博通誕生。
近些年來,博通也是出手闊綽,接連發起多次收購大案,通過買買買的策略,不斷擴大公司業務邊界與版圖。據不完全統計,光是在2000年,博通便在通信領域接連出手拿下數家企業,包括:以4.8億歐元并購藍牙和WiFi芯片制造商Innovent Systems;以6.1億歐元并購電信和互聯網提供商Altima Communications;以15億歐元并購混合信號集成電路供應商Newport Communications;以7.3億歐元并購電子工程解決方案提供商Element 14 Ltd;以28億歐元并購面向Internet基礎設施提供商市場的微處理器解決方案商SiByte。
在2004-2019年,博通又陸續出手并購了WIDCOMM、Dune Networks、Beceem Communications、BroadLight、CA Technologies等等。
當然,要說博通最出名的收購操作,還得數千億美元收購高通一事。此前,博通計劃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按照每股70美元的價格斥資1003億美元收購高通。兩者都曾是競爭對手,這起半導體行業第一交易自然也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對于博通而言,收購高通不僅是千億美元的天價交易,也是一次同等體量下的吞并。按照IC Insights的排名,以2016年的營收計算,博通有限是全球第五大半導體公司,僅次于英特爾、三星、臺積電和高通。而博通的營收153.3億美元,和高通的154.3億美元幾乎相差無幾。如果雙通真的合并,這家新公司的營收規模將達到300多億美元,成為僅次于英特爾和三星的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公司。
博通要是真的吞并了高通,那么新公司將在諸多領域都成為行業主導者。尤其關鍵的是,蘋果和三星消費電子產品的重要芯片業務將幾乎被新的雙通公司壟斷,其中包括了基帶、wifi、功放、觸控、無線充電、FBAR濾波器芯片等等。這種狀況是蘋果、三星、英特爾等巨頭所不愿意看到的。
果不其然,最終該筆交易也被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由而禁止。特朗普在一份聲明中提到:“有可靠的證據讓我相信,根據新加坡法律組建的有限公司博通……通過對美國特拉華州的高通公司進行實際控制可能會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
軟件化轉型意圖明顯,這次還能成功嗎?
眾所周知,VMware是虛擬化和云計算領域的龍頭之一,從最早的服務器虛擬化、私有云到數據中心虛擬化和混合云,VMware業務側重點一直圍繞著虛擬化和云計算領域。然而近些年來VMware過得似乎也不太如意。
2016年戴爾舉債收購VMware母公司EMC后,公司總負債甚至超過了700億美元,隨后又通過一項90億美元的交易借VMware重返資本市場。在這種情況下,被戴爾收購的VMware似乎并沒有為公司帶來多少好處。此外,戴爾沒有對VMware實施強行整合,因此與VMware之間的關系也不像傳統的子母公司關系。在這種情況下,選擇賣掉VMware,或許能幫助戴爾還掉一大筆債務,甚至還能為自己找個新東家,助力其業務突圍。
博通收購VMware不像之前收購硬件廠商一樣,在業務/技術領域都有所重合,以便更好地切入新領域,VMware更多的還是將重心放在了軟件業務上,那么博通會是這個最合適的買家嗎?
實際上,博通對于軟件解決方案也一直青睞有加。早在2018年,博通與CA Technologies宣布達成最終協議,博通同意通過18.9億美元現金收購CA,以建立世界領先的基礎架構技術公司。
作為大型主機和企業軟件的全球領導者。CA利用其在大型主機和企業解決方案業務中的學習和開發經驗,為客戶提供跨企業、多平臺的支持,其解決方案可幫助各種規模的組織開發、管理和保護復雜的IT環境,從而提高生產力并增強競爭力。
2019年,博通又傳出了107億美元收購賽門鐵克安全業務的消息。此外,博通還收購了賽門鐵克的品牌,后者的企業安全業務將以博通賽門鐵克企業部門,由賽門鐵克安全業務總經理Art Gilliland擔任博通高級副總及賽門鐵克企業總經理。賽門鐵克把品牌都賣掉之后,公司剩下的部分將改名為諾頓。
不過博通的并購之路并非一帆風順,2021年博通試圖收購數據分析軟件巨頭SAS,擬議收購對SAS的估值達到150億至200億美元,但隨后該交易宣布談判破裂。
從博通的并購之路看來,除了硬件半導體業務以外,軟件業務營收也有顯著的上漲。在與高通的競爭中,半導體業務作為核心領域目前已經接近天花板,對于博通而言,將業務從芯片領域擴展到利潤更加豐厚的軟件領域,對公司接下來的發展或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