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消息,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顯示,盡管今年上半年的整體消費性需求快速轉弱,但先前DRAM原廠議價強勢,并未出現降價求售跡象,使得庫存壓力逐漸由買方堆疊至賣方端。
在下半年旺季需求展望不明的狀態下,部分DRAM供應商已開始有較明確的降價意圖,尤其發生在需求相對穩健的伺服器領域以求去化庫存壓力,此情況將使第三季DRAM價格由原先的季跌3~8%,擴大至近10%,若后續引發原廠競相降價求售的狀況,跌幅恐超越一成。
目前來看,PC OEM仍處于連續性下修出貨趨勢,且綜觀各家DRAM庫存水位平均超過兩個月以上,除非有極大的價格誘因,否則沒有急迫購貨需求。同時,受惠于先進制程持續轉進,第三季持續呈現供給季增,且DDR5因售價高昂導致滲透率受限,無法有效收斂DDR4產出,PC DRAM第三季價格將持續下修5~10%。
此外,當前客戶手中的server DRAM庫存約7~8周,買方憑借賣方背負增高的庫存壓力,認為DRAM價格仍有下探空間,若原廠愿意提供具吸引力報價,則愿意討論綁量議定的可能性。伴隨先進制程積極轉進,消費終端持續疲弱下,server DRAM成了唯一有效的銷售出海口。因此韓廠率先釋出5%以上季跌幅討論意愿,使第三季server DRAM跌幅擴大至5~10%。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大環境經濟不振沖擊,智能手機的生產目標持續下修,品牌廠對后勢展望也較悲觀,故備料態度消極。
據 Canalys 的數據顯示,2022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3.112 億臺,同比下降 11%。其中,三星全球智能手機出貨 7370 萬部,同比減少 4%;蘋果智能手機出貨約為 5650 萬部,同比增加 8%;小米智能手機出貨約 3920 萬部,同比減少 20%;OPPO 智能手機出貨約 2900 萬部,同比減少 27%;vivo 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 2510 萬部,同比減少 30%。
雖然智能手機出貨量大幅下跌,但由于各原廠先進制程轉進,第三季mobile DRAM產出仍有增加,供應商壓力也因此升高。此將促使賣方讓價意愿提升,在供需差異兩極化的情形下,預測本季mobile DRAM價格跌幅擴大至8~13%。
受到通膨降低消費性產品需求及加密貨幣萎靡不振的影響,graphics DRAM采購需求也呈下跌趨勢。同時,graphics DRAM產能不若標準型DRAM(Commodity DRAM)較容易切換,雖然需求已弱化,供應商卻也難以快速調整產出,因此同樣面臨逐漸堆高的庫存壓力,第三季graphics DRAM價格將修正為季跌3~8%。
值得注意的是,DRAM芯片市場的低迷,已經導致部分半導體企業開始減少在芯片方面的投資。
美光削減芯片產量
6月30日,國際DRAM芯片廠商美光科技公布了截至2022年6月2日2022財年第三財季的業績,根據報告,美光科技的營業收入為 86.4 億美元,上一季度為 77.9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 74.2 億美元,該公司毛利率為 46.7%。
雖然其第三財季逆勢錄得營收符合市場預期、調整后每股收益高于預期,但由于其第四季度業績指引遠低于預期,盤后美股股價一度跌超6%,后跌幅收窄。
據Refinitiv IBES的數據,美光預測本季度調整后的收入為72億美元,上下浮動4億美元,而華爾街的前景平均為90.5億美元。
“我們認為,需求已經大大減弱,甚至在那些已經明顯受限的領域,我們也看到了這一點,從本質上說,美光將啟動或發出半導體周期正在轉向的信號。” Longbow Research分析師Nikolay Todorov說。
盡管美光高管對其芯片的長期需求充滿信心,但他們正在通過削減芯片產量以確保芯片價格來為未來的艱難道路做好準備。雖然美光沒有提供任何數字,但它表示將在 9 月開始的 2023 財年減少芯片制造支出。
美光首席商務官Sumit Sadana對表示:“我認為這種轉變的程度肯定超出了生態系統中任何人的預期。現在,這些變化正在整個生態系統中產生漣漪。”
Sadana表示,美光將把已經生產的一部分芯片保留在倉庫中,而不是將它們投放市場,并補充在削減芯片生產時可能發生的任何供應短缺。
"我們不介意持有這些庫存,這將使我們能夠在市場上推動更好的定價機制" Sadana對路透表示。
三星停止采購
據日經亞洲消息,出于對庫存高企和全球通脹的擔憂,電子行業龍頭三星電子將暫時停止新的采購訂單,預計此舉持續到7月底。多位業內專家表示,三星電子是行業龍頭,停止采購對行業市場情緒影響很大,不排除后續帶來行業的聯動反應。
據報道,三星日前下令要求所有事業群暫停采購,包括面板、手機、存儲器事業部,并報告庫存狀況。國內多家面板廠均確認,已接到相關口頭通知。
三星是全球消費電子龍頭,本次暫停采購涵蓋電視、智能手機和家用電器等產品,涉及芯片、電子零件和最終品包裝,同時三種組件被限購,包括顯示器、集成電路和備件(PCBA、電源等)。
消息人士稱,三星告訴供應商,公司需要密切審查其零部件和最終產品庫存水平,以確保庫存在可控范圍內,此舉將持續到7月底。
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副秘書長董敏認為,三星本次暫停采購主要原因是庫存太高。三星在北美庫存達8周以上,在歐洲庫存有9-10周,而正常庫存在四五周左右。庫存高的原因,一個是此前廠家預期較高,備貨多;但今年消費電子需求下降;另外最近幾個月海運塞港問題逐漸緩解,之前滯留在途貨物加速到岸,增加了庫存壓力。
結語
眾所周知,由于今年2月俄烏沖突的意外爆發,全球通貨膨脹加劇,再加上3月底中國大陸華東地區的持續2個月左右的疫情封控,極大的抑制了市場對于手機、PC、電視等終端市場的需求。
再加上此前芯片市場長期處于短缺狀態,致使晶圓廠都在擴充產能。據TrendForce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年增約14%,其中8英寸產能年增約6%,而12英寸年增幅則為18%。其中,12英寸新增產能當中約65%為成熟制程(28nm及以上),該制程產能年增率達20%。
市場需求的減弱和產能供應持續增加,造成了目前市場“低需求,高庫存”的局面。根據Tech lnsight的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整體的半導體庫存天數已經由96.2天大幅攀升到了103.2天。這也就導致了包括DRAM芯片在內的部分芯片價格開始下跌。
對于DRAM芯片出現下跌趨勢,業內人士表示,芯片已過了缺貨高峰期,或許市場的拐點將比預期提早到來。此前一貨難求的狀況已在改變,原廠供應芯片量明顯增加,在用戶端方面,“詢價的人變少了,部分產品連樣品都不好賣了”。
目前來看,部分半導體廠商察覺到了市場的變化,已經開始收縮在芯片產業的投資,決定以“囤貨”“減產”等方式應對這次危機,后續DRAM芯片產業會如何發展,還有待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