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消息,據字節跳動官網顯示,其校招網站再次發布了多個芯片職位,正招聘大量芯片相關工程師崗位,包括SoC和Core的前端設計,模型性能分析,驗證,底層軟件和驅動開發,低功耗設計、后端、芯片安全等。
據了解,字節跳動這次主要招募的是SoC系統開發/設計&驗證的實習生崗位招聘,主要位于北京和上海。頁面內容顯示,設計 & 驗證崗位工作內容包括 IP 模塊前端詳細設計與仿真分析,并參與芯片測試和調試;SoC 系統開發 / 驗證崗位工作職責包括芯片底層軟件開發和 SoC Bring-up。這通常指芯片流片后點亮環節。在資質方面,兩個崗位均要求應征者熟悉 RISC-V 或 ARMv8 系統架構,而且系統開發、驗證崗還有 X86 體系架構的需求。
公開資料顯示,字節芯片研發團隊已組建1年多,目前主攻方向分為服務器芯片、AI芯片以及視頻云芯片三大類。
其中,字節跳動的服務器芯片團隊的負責人為美國高通的資深芯片人士盧山。此外,字節也從華為海思、Arm公司吸納了不少人員。有知情人士表示,這或是為服務器Arm芯片、AI芯片的流片做準備。
事實上,這并不是字節跳動第一次被曝出將要造芯。早在2018年4月份,字節跳動副總裁楊震原曾表示,字節跳動擁有全球數量最大的用戶上傳視頻需要分析理解處理,平臺推薦引擎也需要強大的機器學習算力,有非常大量的芯片采購和應用,目前也在芯片相關領域積極尋求突破。
到了2021年3月,有媒體報道,字節跳動正在自研云端AI芯片和Arm服務器芯片。彼時,字節跳動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是在組建相關團隊,在AI芯片領域做一些探索。
在芯片領域,字節跳動早在2021年就密集出手。在2021年,字節跳動投資了AI芯片設計公司希姆計算、云脈芯聯、睿思芯科,并且通過全資子公司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了GPU芯片設計公司摩爾線程等等。由此來看,字節跳動造芯也是早有苗頭。
字節為何要造芯?
有業內人士認為,字節跳動選擇從云端AI芯片和Arm服務器芯片布局芯片領域,是互聯網企業入場芯片市場的主流途徑。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加入到服務器芯片的競爭當中,一是其可以減輕對第三方供應的依賴,另一方面是自研芯片可以降低成本。結合字節跳動的情況來看,選擇從Arm架構來布局服務器芯片領域,這不僅符合了當下的市場趨勢,也有利于其公司的長期發展。
作為擁有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產品的科技巨頭,字節跳動對AI的研究和應用處于前沿,要結合前沿的AI算法和其擁有的大量數據提供更好的產品體驗,必然需要超高算力,因此其選擇自研AI芯片不足為奇,研發高性能AI云端芯片對于字節跳動更容易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相較于開發難度較高、具有較強針對性的AI云端芯片來講,基于AI加速的GPU目前在云端的應用更為主流。 因此,字節跳動也針對GPU領域進行了部署——今年二月,字節跳動又投資了成立僅100天的國產GPU公司摩爾線程,達數十億,字節跳動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其投資人之一。
除了Arm架構受到眾多廠商的追捧外,RISC-V也被業界認為是能夠實現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的又一開源架構,因此,在去年一月,字節跳動還投資了致力于研發以RISC-V指令集架構為基礎的人工智能領域專用架構處理器的希姆計算。
據其官網消息顯示,希姆計算自主研發的NeuralScale NPC核心架構是世界領先的、以RISC-V指令集為基礎進行擴展、面向神經網絡領域的專用計算核心,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能效比(Power Efficiency)和極致的可編程性,能夠滿足云端多樣化的人工智能算法與應用的需求。
互聯網巨頭集體涌入造芯事業
如今,隨著字節跳動也開始下場造芯,意味著國內幾大互聯網巨頭均已踏足芯片設計領域。
芯片領域,百度在2011年入局,2018年發布“昆侖芯1”,并且將其并部署到百度搜索引擎、小度等業務中。2021年發布“昆侖芯2”,采用自研第二代XPU架構,性能提升2-3倍,INT8算力達到256 TeraOPS,FP16算力為128 TeraFLOPS,而最大功耗僅為120W。
2018年4月,阿里全資收購嵌入式CPU設計公司杭州中天微系統,并以此為基礎成立了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2019年9月,阿里巴巴第一顆自研芯片AI推理芯片含光800發布;2021年年初,平頭哥自研的玄鐵910芯片正式落地,RISC-V架構的設計打破了以往被ARM架構壟斷的市場。
騰訊進軍半導體產業稍晚,此前騰訊主要以投資的方式進軍半導體產業,2016年11月,騰訊與阿里一起參與領投了可編程芯片公司Barefoot Networks的2300萬美元C輪融資。
2018年,AI芯片公司——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就獲得了騰訊領投的Pre-A輪3.4億元人民幣投資。
直到2020年,騰訊才成立了深圳寶安灣騰訊云計算有限公司,這也預示著騰訊開始著手準備自研芯片。
2021年11月3日,在2021騰訊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透露,面向業務需求強烈的場景,騰訊有著長期的芯片研發規劃和投入。披露了騰訊自研的3款芯片,分別是AI 推理芯片“紫霄”,視頻轉碼芯片“滄海” 以及智能網卡芯片“玄靈”。
現在看來,在芯片設計領域,百度、阿里、騰訊均已研發出自己的芯片,三者作為互聯網企業造芯的代表已經走在前面,未來字節跳動會通過什么方式跟上他們的節奏,又會通過哪些差異化產品打造競爭實力,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