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很多媒體均表示,芯片市場大反轉了,原本賣200元的芯片,現在變成了20元,跌了90%,并且還是比較搶手的,用于汽車的電子控制類芯片。
事實上,今年自進入2季度之后,關于芯片大反轉的話題就沒停過。之前像CPU、GPU、NAND、DRAM、模擬芯片、驅動IC等已降價了,只是汽車芯片堅挺,現在汽車芯片也繃不住了。
所以,很多人表示,接下來芯片領域,可能會迎來一股芯片界產能過剩的大風浪,很多晶圓廠,可能要收縮產能,看如何度過這個下行周期。
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晶圓廠,不但不收縮產能,反而在不斷擴大產能。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前5大晶圓廠,都在擴產,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想法和打算一樣。
臺積電就不用說了,3nm在前進,連28nm這樣的成熟工藝,臺積電計劃到2025年要提升50%的產能。三星更是摩拳擦掌,在3nm上想要壓臺積電一頭,四處建廠,甚至表示未來要到美國建11座晶圓廠。
格芯、聯電也在擴產,還有中芯、華虹這些大陸的晶圓廠,也在擴產。這些晶圓廠,似乎完全沒有感受到產能會過剩的風一樣。
還有英特爾,更是進軍代工業,大規模建廠,也殺入代工市場,承接客戶訂單。
那么為何這些晶圓廠,還在擴產能,不擔心過剩?
一是擴產能有個過程,并不是說擴就能擴的,像臺積電說擴28nm的產能,要到2025年才實現,3年時間,中間還有很多變數,所以廠商們說擴產,要幾年才體現,這個對當前的影響并不會特別大。
二是芯片下行期,更是很多廠商的機會,比如三星內存,三星屏幕,就是利用下行周期瘋狂擴產,熬死友商,最后成就自己的,這些晶圓廠,未必沒有這要的打算。
雖然產能可能要幾年后才體現,但不得不說,隨著這些廠商們的產能提升,接下來幾年,晶圓廠們的壓力會非常大,激烈會非常激烈。
也許很多廠商會在這一波激烈的競爭中崛起,也肯定會有廠商在激烈的競爭中倒下,就看潮水退了后,誰在裸泳了。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