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芯片進口量為4985億顆,較去年同期減少840億顆或下滑14.4%,顯示出中國進口的芯片數量在加速減少,這對于占全球芯片市場近五成份額的美國芯片來說無疑是較大的打擊。
這幾年中國一直都積極推動國產芯片的發展,在中國芯片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芯片制造、芯片設計方面都取得了許多的突破。
在芯片制造方面,中國已實現14nm的純國產化,早前上海方面表示純國產的14nm工藝已實現量產,加上芯粒技術的推進,預計芯片性能可以接近7nm,如此國產芯片制造工藝已可以滿足國內九成的需求,如今中國芯片制造企業正在力推接近7nm工藝的量產。
在芯片設計方面取得的進步更大了,早在2014年成立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以來,中國的芯片設計產業就不如高度繁榮階段,涌現數千家芯片設計企業,這些芯片設計企業涉及到了中國制造所需要的諸多芯片行業。
在中國芯片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如今中國已先后在存儲芯片、模擬芯片、射頻芯片方面打破了美國芯片的壟斷,國產芯片的市場占有率在穩步上升,2021年的數據顯示全球增長最快的20家芯片企業有19家是中國芯片企業,顯示出國產芯片依靠國內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
中國芯片自給率的快速提升,對美國芯片來說就是打擊,因為美國芯片占全球芯片市場近五成份額,而中國則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采購國--2021年中國采購了全球六成的芯片,中國芯片的成長就意味著中國進口的芯片會逐漸減少。
如今海關的數據顯示前11個月中國進口的芯片減少了800億顆或14.4%,相比起之前公布的前9個月中國進口的芯片數量減少了600多億顆或12.4%明顯加速,這反映出中國進口的芯片數量在加速減少,也就說明中國的芯片自給率在快速提升。
隨著中國進口的芯片數量減少,美國芯片已遭受重創,今年以來美國芯片企業NVIDIA、AMD、Intel等普遍出現業績下滑,NVIDIA的凈利潤下跌六成,Intel更出現20多年來的首次業績虧損,隨著美國芯片的業績普遍下跌,今年以來美國芯片企業的市值出現腰斬,市值損失了超過1.5萬億美元。
如今美國芯片顯然也認識到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在美國一再揮舞大棒的時候,美國芯片企業卻選擇了爭取中國市場,NVIDIA申請將最后供應期限延遲半年并為中國開發定制化的GPU芯片A800,新思科技也為中國市場開發定制化的EDA軟件,高通則為中國手機企業開發定制化的4G芯片。
如今全球芯片行業已出現明顯衰退的跡象,預計2023年全球芯片行業將再衰退25%,而中國市場積極提升芯片自給率已讓海外芯片企業頗為緊張,它們都希望從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分羹,以在寒冬中獲得生存的機會。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