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內信息,在之前舉行的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峰會中,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現在汽車芯片國內的供給度還不到10%,也就是每一輛汽車90%以上的芯片都是進口的或者是在外資公司手里面。
張永偉表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車載芯片的規模約300億美金,數量應該在千億顆/年的需求量。今年中國的汽車智能化滲透率超過了30%,2030年該比例會達到70%。
現階段單車芯片數量是300~500個,到了電動智能時代將超過1000個,到了高等級自動駕駛時代會超過3000個。
汽車芯片對最先進的制程要求不高,現階段成熟制程的產能不足仍是常態。張永偉認為,隨著智能網聯化的發展,更先進的智能芯片領域存在的瓶頸也將越來越高。
將來當汽車的電子電氣架構向集中式方向發展的時候,芯片的數量可能會減少,但是對性能、算力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軒元資本創始人王榮進也指出,智能駕駛的算力要求隨著智能駕駛等級的提升而提高,芯片制程的要求則同步提高。
據悉,現階段汽車芯片國內的供給度還不到10%,也就是每一輛汽車90%以上的芯片都是進口的或者是在外資的本土公司手里面。
這就決定了無論芯片是否是戰略性的,未來隨著需求激增其瓶頸也就越高。張永偉認為目前不同品種汽車芯片自主率水平最高的不到10%,而最低的則低于1%,它們都需要擺脫進口依賴。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