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被任命為英特爾第八任首席執行官(CEO),將于2月15日正式就職,取代現任CEO司睿博(Bob Swan)。
財務背景的司睿博一直被詬病不懂技術,難以為英特爾這樣以技術立身的公司掌舵。帕特·基辛格恰恰相反,在他英特爾前30年職業生涯中,一直走技術路線,而且頗為傳奇的是,他從測試員工作起步,成長為英特爾首任首席技術官(CTO),他還設立了要當上英特爾CEO的目標,雖然2009年出走EMC,但12年后帕特·基辛格回歸英特爾,并實現了自己當年設定的目標。
帕特·基辛格在2006年IDF上
從測試員到CTO
帕特·基辛格的職業生涯起點并不高,作為林肯技術學院(Lincoln Technical Institute,一所職校)的畢業生,帕特·基辛格被召入英特爾的職位是品質保證部的測試員。當時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芯片驗證板放入測試箱中進行性能和負載測試,設定不同的工作條件,記錄各種測試數據。測試員只是工程師的助理,做一些打下手的輔助工作,帕特·基辛格當時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工程師。
除了測試工作,帕特·基辛格還接觸到了編程工作,他對所有與電腦相關的工作都充滿興趣,一有機會就主動請纓。他的主管開始教帕特·基辛格用C語言編程,并開始接觸自動化測試的工作,帕特·基辛格學得很快。
在測試這個本職工作上,帕特·基辛格研究得很深入。他發現英特爾當時對質量和性能的測試方法還很原始,芯片開發過程中并未考慮到測試需求,因此測試起來相當麻煩。于是帕特·基辛格開始自學設計,研究如何在芯片上加入自測電路(Built In Self Test),他找到英特爾芯片設計團隊,與芯片設計團隊討論在芯片上集成自測電路的設計理念。
帕特·基辛格的想法得到了芯片設計團隊負責人的激賞:很棒的思路,我們自己都沒有想到,我們會馬上實現你的設計。
英特爾當時正在開發80386,帕特·基辛格的優異表現讓芯片設計團隊負責人看到了他的潛力,所以把他從品質保證部要了過來,帕特·基辛格就這樣從一名測試員,成為了一位芯片設計工程師。他是80386項目的第四位工程師。
此后,帕特·基辛格在英特爾的職業生涯就開掛了一樣,連續15年,他年年升職,從80386的設計工程師,到80486設計經理,486DX2和奔騰項目的設計經理,在PC時代英特爾的關鍵戰役中,帕特·基辛格都是最重要的技術人員之一。
32歲時,帕特·基辛格成為英特爾副總裁,主管臺式機產品部,臺式機產品部是當時英特爾規模最大的業務部門,每年收入數百億美元。2001年秋天,帕特·基辛格被任命為英特爾首位首席技術官。
帕特·基辛格當時也是激動不已,他說:英特爾是一個50年來以技術領先傲視同行的公司,是一個傳奇人物輩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安迪·格魯夫(Andy Groove)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的公司,我是如此地被神眷顧,才能在英特爾做首席技術官。試想,有幾家公司會讓一個年僅25歲(帕特·基辛格25歲任80486設計經理)的人去摘取決定公司未來皇冠上的明珠,英特爾一次又一次地給我機會,鼓勵我、挑戰我,也給了我巨大回報。
工作狂
帕特·基辛格能夠從測試員做到CTO,有機遇的垂青,當然更多是個人的奮斗。他是一個終身學習者,一個工作狂,一個技術信徒。
在加入英特爾之后,帕特·基辛格堅持自學,1980年開始在圣克拉拉大學就讀,三年后獲得了電子工程學士學位。然后他在1985年獲得斯坦福大學的碩士學位,1986年獲得斯坦福博士學位。帕特·基辛格表示,他之所以接受英特爾的工作,就是因為英特爾支持員工繼續學習,任何英特爾職員,只要學習與工作相關的課程,并得到B以上的成績,英特爾會全額報銷學費。
一路從本科到博士,帕特·基辛格的學費都是英特爾出的,而這些年來,英特爾已經成長為世界級巨頭,帕特·基辛格從測試員到CTO的神話很難重現,所以他應該還保持著在英特爾報銷學費的最高金額記錄。
帕特·基辛格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在半工半讀期間,學校沒課的時候,他每周工作時長經常達到80至90小時,總是打破他所在部門的加班工資記錄。由于帕特·基辛格在這方面表現過于突出,有幾次英特爾人事部門抱怨他的加班工資太高。帕特·基辛格則回應:不管付我多少個小時的加班工資都沒問題,如果你喜歡自己的工作,還需要為多少加班工資而算計嗎?
在80386和80486開發過程中,帕特·基辛格及英特爾芯片開發團隊的工時問題非常突出。芯片回來后,在測試驗證和調試除錯過程中,這些人通常每天工作16到18個小時,甚至通宵達旦。
在80386項目的最后階段,帕特·基辛格所在的芯片啟動小組幾乎每天工作20個小時左右,每天在實驗室忙碌地調試驗證,深夜回家待一會兒,吃點東西,小睡片刻,又要回到辦公室。“每天24小時連續工作一周之后,你就會發現不知道哪兒少了一天,有天晚上我疲倦至極,趴在桌子上就睡著了,直到第二天早上被周圍的聲音吵醒——發現是被真實的聲音吵醒的,我感到十分欣慰。”帕特·基辛格回憶道。
80386如此,80486也是如此,原定1988年圣誕節前完成的設計工作,拖到了來年2月份,為了趕進度開發人員加班加點已經持續好幾個月,80486流片之后,帕特·基辛格和主管們就將技術團隊全部轟出辦公大樓,規定除了骨干人員,三周之內,誰都不得出現在辦公樓內。
帕特·基辛格一直在尋找工作與家庭的平衡,他知道持續高強度工作,對一般人而言不可持續。
從80386項目匯報時被安迪·格魯夫注意到之后,帕特·基辛格與安迪·格魯夫形成了多年的職場師生關系。格魯夫與帕特·基辛格討論職業和發展目標,悉心指導,傾囊相授,讓基辛格從一名“工程師”的職業目標,不斷提高自己的視野與職業規劃。后來,帕特·基辛格還立下了要當上英特爾CEO的目標。
信徒回歸
從80386開始,帕特·基辛格參與開發了14個微處理器項目,并在酷睿和至強系列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還曾推動USB、Wi-Fi等關鍵技術的研發。他相信技術可以改變世界,他是PC時代英特爾的技術信徒與最偉大的實踐者之一。
當然,帕特·基辛格職業生涯也并非完美無瑕。引入Rambus內存,奔騰四對高頻的走火入魔,以及Larrabee GPU的知識產權官司,這些都發生在帕特·基辛格第一段英特爾職業生涯的末期,這是否影響了帕特·基辛格在英特爾第一段的職業規劃不得而知。但2009年9月,在前任CEO克雷格·貝瑞特(Craig Barrett)5月離開董事會之后,帕特·基辛格也離開了英特爾,時任CEO為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
帕特·基辛格當年是否因為無法做到CEO而離開英特爾已經不得而知,但命運兜兜轉轉,這個虔誠的基督徒最終還是回到英特爾,實現了20年前的目標。
當然,世界已經與他離開英特爾時有太多的不同,英特爾在工藝研發上持續無法突破,PC市場也發生了很多變數,服務器領域能否維持強勢也將考驗帕特·基辛格的管理能力。
但是帕特·基辛格對芯片產業的理解顯然是司睿博不能比擬的,30年的芯片開發與管理職業生涯讓他血液中流淌著英特爾的價值觀,而在EMC和VMware也證明了其強大的適應力與管理能力。
英特爾技術信徒回歸,能否創造出類似喬布斯回歸蘋果的輝煌不得而知,但在這個時間點勇于站出來接受挑戰,就足夠讓芯片行業對接下來的處理器市場競爭格局更加期待。如帕特·基辛格在公開信中所說:“從CPU公司到多架構xPU公司的轉型令人興奮,作為世界領先的半導體制造商,我們的機遇前所未有。”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