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個季度的下滑清楚地描繪了 PC 市場的悲觀景象,但這實際上完全與感知有關,”IDC 全球移動和消費設備跟蹤器集團副總裁 Ryan Reith 說。“2021 年 PC 出貨量接近歷史水平,因此任何比較都會被扭曲。毫無疑問,當我們此時回顧時,PC 市場的興衰將成為記錄簿,但機會很多仍然遙遙領先。我們堅信市場有可能在 2024 年復蘇,我們也看到了 2023 年剩余時間內的大量機會。”
與此同時,根據TrendForce的最新研究,NB出貨量下滑趨勢開始緩和,預計2023年將是2025年之前的最低點。NB是PC的一個種類 PC(personal computer)包括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掌上電腦等 NB就是筆記本電腦。
目前,全球NB供應鏈正在對元器件和整機進行庫存調整。各個銷售渠道的價格也大幅下調,PC 原始設備制造商縮減了組件采購。NB 市場有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恢復其通常的周期性模式并顯示增長,屆時返校和假期相關的促銷活動有望提振設備銷售。
在IDC總結出的2023年中國PC市場的十大洞察中提到,中國2023年后半年整體向好,2023年下半年PC市場同比增長率將為3.7%。
作為PC市場的老大,聯想一直希望保持創新引領者的姿態,除發布較強業績之外,近期還對外展示了兩款業內獨一無二的產品:全球首款卷軸屏電腦Rollable PC,以及全新一代折疊屏筆記本ThinkPad X1 Fold。
ThinkPad X1 Fold將于12月份正式在中國市場上市,Rollable PC則未發布具體上市時間。
據部長Maksut Shadayev透露,“若之前下單且生產的那批Elbrus、Baikals處理器能順利交付,我們今年本可擁有更多基于國產CPU的PC及服務器”。他說,“雖然智慧財產權及所有憑證都產自俄羅斯,但俄羅斯國內卻沒有工廠能制造CPU,生產作業只能委托海外供應商。”
Shadayev表示,以俄羅斯芯片設計廠商藍圖制造處理器的海外制造商拒絕出貨2022年訂單,當中包括已經生產出來的芯片。
俄羅斯目前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能夠量產的最先進的制程為90nm,而俄羅斯微處理器商MCST最先進的CPU是委托臺積電以16nm制程代工。
可以看到,2022年四季度,前五大PC廠商都出現了同比下跌。其中蘋果在前五廠商當中跌幅最小,僅為2.1%;戴爾跌幅最大,達到了37.2%。
從2022年全年市場來看,2022年全球PC 出貨量約為2.92億臺,同比下跌了16.5%,前五廠商依舊是聯想、惠普、戴爾、蘋果和華碩,其中只有蘋果保持了出貨量的同比增長,增幅達2.5%;惠普在 2022 年前五名中 PC 出貨量跌幅最大,達到了25.3%。
華碩財務長吳長榮指出,PC產業及全球總體經濟面臨的挑戰仍相對嚴峻,今年第二季為相對低點之外,第四季產業需求預估季減、年減幅將超過20%,出現今年第二個谷底。
華碩預估第四季PC業務出貨將季減15%,零組件業務因新平臺及新機種上市帶動需求,預估出貨將季增5%。整體來看,華碩預估第四季營收將呈現季減及年減,獲利率具有挑戰性。
展望2023年,胡書賓表示,PC產業跟隨全球經濟變動,現在大環境不景氣,企業縮減支出,產業上下游進行庫存調整,恐怕得持續相當時間,預期還需要幾個季度調整。相關負面因素影響至少要持續到明年上半年,下半年得看大環境而定。
惠普經歷了一個充滿挑戰的季度,全球整體出貨量大幅下降。惠普在部分地區的臺式機市場實現了增長,但筆記本電腦的整體出貨量出現了下滑。
戴爾縮小了與惠普的市場份額差距,在除亞太地區以外的所有地區的臺式電腦市場都實現了同比增長。然而,戴爾筆記本電腦在除日本以外的所有地區的都出現了下滑。
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指出,2022年7-9月期間全球PC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大減19.5%至6,799.6萬臺,這是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調查以來史上最大降幅,對PC市場來說這是歷史性的放緩。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