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中國IC設計業不僅沒有像半導體行業那樣同比下降10%,反而逆勢增長9.1%;在2010年,國際金融危機剛剛緩和,中國IC設計業的同比增速又快速攀升到45%。
在“十二五”以及更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IC設計業將迎來難得的國際國內發展機遇。
首先,在眾多行業中,一批領頭的中國系統廠商經過多年奮斗,已經在國際市場上打拼出一片天地,掌握了部分話語權。他們已經從貿易和制造階段走向技術創造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創新點,這些創新點由“錦上添花”型創新逐步轉變為“可以顛覆行業”的系統架構級創新。只有借助這些革命性的架構創新,中國系統廠商的產品才可能更加適合中國市場的特色需求,達到傳統架構無法實現的高效率和環保要求。而這些革命性創新絕大多數與IC設計緊密相關,這正是IC設計企業發揮潛能的機遇所在。
其次,在“十二五”期間,我們所處的信息時代將加速從以PC主導的互聯網時代向以多元化移動終端主導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轉變,業界將迎來以開放和授權為主要特點的時代,Android和ARM就是其中的代表。在Wintel時代的封閉產業環境中,中國IC設計企業很難全面介入并開花結果;但在開放、授權的時代,中國IC設計企業的發展將會提速,并介入各個關鍵領域。
再次,在“十二五”期間,中國將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而集成電路作為核心技術,已被時代推到了最前面,責無旁貸地擔負起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歷史重任。它對節能環保、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而言不可或缺,對生物和新材料也具有戰略性推動和拉動作用。
此外,經歷了過去10年起起伏伏的發展之后,中國IC設計企業無論在市場定位、技術研發,還是在產業鏈配套和公司管理上都積聚了豐富的經驗,水平與1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已具備了迎接大發展機遇的內在條件。
如果說過去10年,中國IC設計業的發展以“量”為主,那么未來5年或10年,將以“質變”為主。中國IC設計業首先要堅持“應用為王”的發展思路,抓住信息時代變遷帶來的機遇,無論這種機遇來自傳統架構的革命性升級,還是來自國家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推動;其次要堅持“創造是制造的源泉,制造是創造的延伸”這一原則,盡快完善從創造到制造的完整產業鏈,實現產品的規模量產,真正實現IC業對電子信息產業的支撐作用。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王芹生
“以人為本”實施大品牌戰略
創造是制造的源泉,制造是創造的延伸。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面臨的困境之一是所設計的產品不能快速和大量地推向市場。為此,我們必須實施大品牌戰略,盡快完善從創造到制造的完整產業鏈,實現量產。
具體說來,在國家的支持下,在量大面廣的應用領域實施大品牌戰略,提高國產集成電路的市場占有率。國家發改委實施的集成電路設計專項就是大品牌戰略的重要環節。該專項的主要任務是:重點支持量大面廣的集成電路產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整合國內集成電路設計資源,引導集成電路企業加快重組,培育壯大一批骨干企業;增強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與芯片制造企業之間的聯動,構建較為完整的垂直分工體系,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在國家發改委指導下,去年4月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組織業界企業,對市場和專項實施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實施該專項的5個領域。我們的目的就是用3年到5年時間,使這些領域的集成電路芯片國產化率達到50%~70%。
“十二五”規劃追求“民富”,“民富”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關鍵。集成電路最初的市場是政府采購市場,可以預見,“以人為本”是未來集成電路市場的發展趨勢,也是將我國建成集成電路產業強國的強大驅動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居衍
“An-ARM”帶來廣闊發展前景
在互聯網時代,產業的發展規律是摩爾定律;而在物聯網和云計算時代,產業的發展規律完全不同了,產業界的核心工作變成擴大集群,利用集群化的方式提高性能。過去的終端是拼命提高性能,現在的終端是趨向于多元化、融合化和智能化。因此,設計要非常注重與消費者緊密結合。
很多人對Android和ARM非常感興趣,我創造了一個名詞是“An-ARM”。以“An-ARM”為代表的開放、授權的時代與過去的Wintel時代不同。在Wintel時代,我們介入非常困難,這里不是技術問題。但是在“An-ARM”時代情形就不同了。中國的年輕人生逢其時——中國半導體市場占到全球市場的30%以上,這樣的市場容量一定會使中國整機系統從過去的跟隨走向自主創新。而整機走向自主創新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體系架構能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東西。這就需要中國IC設計業在SoC體系架構上進行創新。
中國IC設計業增長潛力巨大。我期望在2019年,中國IC設計企業至少有3家進入10億美元俱樂部。希望產業人士幫助我們實現這個愿望。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常務副理事長魏少軍
實踐新的商業模式
新一代信息技術被列為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信息技術以其強大的滲透力,對其他產業的發展形成巨大的支撐作用。集成電路作為核心技術,對節能環保、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不可或缺,對生物和新材料也具有戰略性推動和拉動作用。集成電路業已被時代推到了最前面,責無旁貸地擔負起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歷史重任。而集成電路設計業作為優先發展的龍頭產業,更是站在了新一輪發展的前沿。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集成電路,也為集成電路創造了全新的發展空間。集成電路要擔負起支撐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模式轉變的重任。顯然,在這個全新的領域,集成電路設計業要用創新的思維去積極探索和實踐新的商業模式,走出一條新路。相信我們的企業能夠抓住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難得歷史機遇,充分發揮我們離市場近、對應用理解深、反應速度快和中國人勤勞努力的優勢,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崛起過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時在競爭中發展,在發展中不斷成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