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射頻相關文章 計量在5G毫米波時代的挑戰與發展 無線電電子通信的高速發展,帶動了電子儀器儀表的蓬勃發展。特別是5G技術及毫米波技術的突破,使其發展及應用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無線電電子產品開發、市場準入、使用維修等全壽命周期內,都離不開以計量為基礎的準確的測量。 發表于:4/12/2022 羅德與施瓦茨將在歐洲微波周(EuMW)上展示毫米波應用測試解決方案亮點 歐洲備受矚目的微波、射頻、無線和雷達活動——歐洲微波周,將于2022年4月以現場展覽形式重返倫敦。測試與測量領域專家羅德與施瓦茨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推出了諸多創新的測量解決方案,應用范圍最高可達毫米波頻率,與會者將能夠在此次會展上親身體驗。 發表于:4/6/2022 英飛凌攜手Sleepiz 推出基于高精度雷達技術的居家睡眠監測解決方案 【2022年4月1日,德國慕尼黑訊】全球有數十億人被睡眠問題所困擾。科學研究表明,僅睡眠呼吸暫停患者就有近十億人,這些患者在夜間睡眠過程中會出現呼吸中斷等癥狀。這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包括打鼾、日間疲勞等,甚至還有可能引發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更棘手的疾病。然而診斷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并非易事,通常需要在睡眠實驗室中觀察患者。但在這種有壓力的環境中,可能會造成結果偏差。 發表于:4/2/2022 【熱門活動】2022中國西部微波射頻技術研討會 5G毫米波及基站產業鏈正在蓬勃發展,射頻與微波技術在軍工和民用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氮化鎵技術、陣列天線、太赫茲技術取得了眾多實質性進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了6G預研,處于同樣的毫米波段的兩代技術是否意味著產品在設計、工藝、材料和相關測試方面都將順利發展?“2022中國西部微波射頻技術研討會”繼續由《電子技術應用》與中國電子展組委會共同策劃 發表于:3/23/2022 pSemi推出業界首款支持高達67GHz頻段的5G毫米波開關 圣迭戈,2022年3月8日——村田旗下公司、專注于半導體集成技術的pSemi® Corporation推出業界首款用于支持高達67 GHz的高頻應用的單刀四擲開關,進一步擴大該公司旗下的射頻 SOI產品組合。新款開關設計緊湊且高效節能,在FR2頻率范圍內擁有同類產品最佳的插入損耗、線性度、開關時間和功率處理能力,旨在增強5G毫米波系統和短距連接性。 發表于:3/23/2022 pSemi公司推出完整的5G毫米波射頻前端(RFFE)解決方案 圣迭戈,2022年2月1日——村田旗下公司、專注于半導體集成技術的pSemi® Corporation宣布將其毫米波(mmWave)射頻前端產品組合拓展至5G無線基礎設施應用領域。新型管腳到管腳(pin-to-pin)兼容產品由三個波束成形器IC和兩個升降頻轉換器組成,可以靈活地實現IC互換,在n257、n258和n260頻段實現中頻到射頻全覆蓋。這種模塊化方法與片上校準和數字校正相結合,有助于系統團隊簡化設計周期,并快速適應不同的有源天線設計配置。該多元化產品組合可作為分立射頻集成電路(RFIC)使用,也可作為Murata 28 GHz天線集成模塊的一部分,采用小巧的IC外形尺寸設計,集性能、集成度和可靠性于一身。 發表于:3/18/2022 簡化下一代物聯網應用的雷達開發 傳感技術讓許多公司有了提升現有產品功能的機會。例如,在物聯網領域,Omdia預測,在2020年到2024年期間傳感器出貨量將增加近200億個,其中雷達傳感器的年復合增長率大概會達到30%。 發表于:3/15/2022 英飛凌推出新天線調諧器,讓5G智能手機擁有超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出色的信號質量和更長的電池使用壽命 隨著聯網設備數量的迅速增長,客戶希望產品的設計和功能可以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這給射頻工程師帶來了巨大挑戰,由于產品在新功能、性能以及創新的外觀尺寸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天線設計變得日趨復雜。特別是5G技術的引入,要求在終端設備有限的空間內放置更多的天線以實現更多的頻段覆蓋,這無疑給天線設計帶來了進一步的挑戰。所有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到天線的性能。 發表于:3/13/2022 Würth Elektronik攜手貿澤電子推出全新電子書 2022年2月23日 – 專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半導體和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宣布與Würth Elektronik合作推出全新電子書,探索新的電子設計如何將高速數據傳輸、連接性、無線電源、電池管理和近場通信整合到單個設備中。 發表于:2/24/2022 貿澤備貨Skyworks Solutions SKY68031-11多頻段RF IoT前端模塊 2022年2月21日 – 提供超豐富半導體和電子元器件?的業界知名新品引入 (NPI) 分銷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供應Skyworks Solutions的SKY68031-11多頻段RF IoT前端模塊。這款低矮型模塊支持LTE-M和NB-IoT收發器平臺,輸出功率高達+23.5 dBm,經過優化可支持1到6個LTE資源塊 (RB)。 發表于:2/22/2022 英飛凌擴展 NFC 知識產權布局及技術組合,增強在物聯網市場中的領導地位 【2022年2月16日,德國慕尼黑訊】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 (FSE:IFX/OTCQX:IFNNY) 近日完成了對 France Brevets 和 Verimatrix 公司的NFC 專利組合的收購。NFC專利組合包含了由多個國家頒發的近 300 項專利,這些專利全部與近場通信(NFC)技術相關,包括有源負載調制(ALM)等嵌入在集成電路(IC)中的技術,以及能夠增強NFC的易用性從而給用戶帶來便利的技術。目前英飛凌是該專利組合的唯一擁有者。NFC專利組合之前由 France Brevets持有,如今,它已被全部納入英飛凌的專利管理范圍之中。 發表于:2/16/2022 射頻硅基氮化鎵:兩個世界的最佳選擇 在本文中,我們將解釋硅基氮化鎵的進展如何使該技術成為5G無線電中射頻功率放大器的一個非常有力的競爭者。 發表于:1/27/2022 為何毫米波需要采用不同的DPD方法? 如何量化其值? 在5G新無線電技術標準中,除了sub-6 GHz頻率外,還利用毫米波(mmWave)頻率來提高吞吐量。毫米波頻率的使用為大幅提高數據吞吐量帶來了獨特的機會,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實施挑戰。本文探討sub-6 GHz和毫米波基站無線電之間的架構差異,著重講述在這些系統上實施DPD面臨的挑戰和帶來的好處。數字預失真(DPD)是一種成熟技術,通常用于sub-6 GHz無線通信系統,以提高功率效率,但大多數毫米波無線電并不使用DPD。采用ADI波束成型器和收發器構建的包含256個元件的毫米波陣列原型,我們能夠證明采用DPD能夠將有效各向同性輻射功率(EIRP)提高達3 dB。與不采用DPD,但具有相同目標EIRP的陣列相比,這種陣列的元件數量可以減少30%。 發表于:1/19/2022 毫米波雷達為自動駕駛擦亮“雙眼” 對自動駕駛方案而言,傳感器就是車的“眼睛”,目前主流的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有四類: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攝像頭。他們各有特點,在ADAS的應用普及階段,多種傳感器融合也是未來的趨勢,而毫米波雷達將率先成為ADAS系統主力傳感器。近年來針對這雙“眼睛”的研究可謂是如火如荼,一些領先的企業也已經推出了毫米波雷達解決方案。 發表于:1/19/2022 ADAS工程師需了解的新NCAP雷達要求 NCAP標準因地區而異;在美國,NCAP由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又稱為NHTSA)管理,而全球NCAP則是一個集中型組織。但是,所有組織都有著共同的目標:設定標準來提高汽車和駕駛安全性。這些組織提供0-5星的評級來幫助消費者在購買新車時做出明智決策。 發表于:1/12/2022 ?…13141516171819202122…?